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圣三一教堂)

标签:
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圣三一教堂原创摄影 |

又名为扎戈尔斯克。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位于市区东北71千米处。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也是俄罗斯金环城市之一。从莫斯科乘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是为纪念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圣三一修道院,早已成为俄罗斯的精神中心。

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俄罗斯著名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亦译特罗伊察修道院。1337年一个名叫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僧侣在莫斯科近郊谢尔盖耶夫(即今扎戈尔斯克)的偏僻森林里建立一座三圣小教堂和小道房,为该修道院的前身。

曾经有俄罗斯有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历史,一半都跟东正教有关”,而谢尔盖耶夫镇正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

长长的拱门墙壁上有很多宗教故事壁画。修道院大门名为先知耶稣大门,是为纪念圣施洗约翰建于1693-1699年。

顶部的壁画意思说,东正教里将圣父、圣子、圣灵视为三位一体的真神。这位真神就是耶稣,此图为耶稣复活。

图为耶稣复活之门的另一侧。教堂的大门是为纪念圣施洗约翰于1693-1699年修建的。现在每天都为朝圣者们敞开着。

经过各个朝代改建和扩建现在已发展成为包括三圣教堂(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1748年)以及斋房、钟楼、慈善医院等的各建筑群,可以说谢尔盖耶夫圣三一教堂是一个建筑群,包括圣三一教堂。这里设有莫斯科宗教大学和神学院,随处可见身着黑袍的修士修女。

圣母升天大教堂,有着四个独特的洋葱头型蓝色的圆顶,和一个位于中央的大金色圆顶,据说是仿造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而建的,始建于1585年。

教堂金色洋葱头造型的尖顶,代表圣徒献给上帝的一根根蜡烛,闪着金光。

五层蓝白相间钟楼建于1769年,高达88米各层有挂钟计42口,是修道院建筑中最宝贵的部分,最重的吊钟65吨。

越扩建越大,越建造越华丽,逐步形成了一处古建筑群,1744年获大修道院称号。


来教堂做礼拜的人流络绎不绝,此为教堂入口。

进入教堂,不少信徒在此忙碌,图片左手门进去,便是教堂祈祷的地方,里面鸦雀无声,四壁金碧辉煌,信徒们虔诚的在胸口画着十字,嘴里念念有词。此处不让拍照。圣三一教堂内有修道院创建人谢尔盖耶夫颇沙德的陵墓和棺木,里面鸦雀无声,信徒们点亮蜡烛,静静排队,顶礼膜拜,更以亲吻其棺木为荣耀。


建于1682-1692年的白石砖砌斋房大厅,富丽堂皇,是举行隆重宴会的场所。

富丽堂皇的斋堂。

斋堂两端停放着两具圣者的棺木,信徒们虔诚的亲吻棺木。

斋堂近景。

斋堂顶部吊灯。

建于1682-1692的斋房富丽堂皇,是举行宴会的地方。图为斋房外景。

这教堂前有墓穴墓碑和鲜花,有人前来祭奠。

在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前广场,有七根圆柱支撑有金色的圆顶的圣水池,穹顶与水池是蓝色的。据说,修道院内的“圣水”是很有名望。圣水,是祝圣过的水,有洗涤污染的心灵之水,是洗礼仪式用物。大家象征性地洗手或接着饮用。

三圣一教堂前留影。教堂边上的房子可能就是当年沙皇的行宫。
右图为是建于1477年的杜霍夫斯基教堂,推门进去,只见不少人在这里接圣水,提着塑料大桶的人进进出出。

水井小礼拜堂建于17世纪末在1644年维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涌之上。无数的朝圣者因泉水而得到医治,人们还将泉水拿去治愈那些患病者。第一位被治愈的是一位瞎眼的修道士因这显灵之圣水而从见光明。从那天以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这圣水来医治与安抚他们的痛楚。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

1872年修筑的华美的天棚下是涌出泉水的十字形喷池。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

沙皇的行宫修建于17世纪末。是一栋外观与餐厅教堂相配套的建筑。它曾专用于皇室朝圣者。18世纪行宫的拱顶被粉刷精美并饰以雕塑。经常拜访圣三一修道院的虔诚的皇后伊丽莎白于1742年在行宫创建了神学院,并于1744年赐名圣三一修道院为更加荣耀的大修道院。


修道士匆匆而过,

水井小礼拜堂建于17世纪末在1644年维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涌之上。无数的朝圣者因泉水而得到医治,人们还将泉水拿去治愈那些患病者。第一位被治愈的是一位瞎眼的修道士因这显灵之圣水而从见光明。从那天以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这圣水来医治与安抚他们的痛楚。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

1872年修筑的华美的天棚下是涌出泉水的十字形喷池。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教堂里接圣水的人们。

沙皇的行宫修建于17世纪末。是一栋外观与餐厅教堂相配套的建筑。它曾专用于皇室朝圣者。18世纪行宫的拱顶被粉刷精美并饰以雕塑。经常拜访圣三一修道院的虔诚的皇后伊丽莎白于1742年在行宫创建了神学院,并于1744年赐名圣三一修道院为更加荣耀的大修道院。


修道士匆匆而过,
前一篇:瞻仰莫斯科红场
后一篇:凯旋门和二战胜利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