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腹式呼吸习练方法及教学视频

(2014-11-20 20:45:40)
标签:

逆腹式呼吸

太极拳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

健身气功呼吸法

教学视频

分类: 太极拳
                   逆腹式呼吸习练方法及教学视频
 
                                    童心亦然整理
 
   腹式呼吸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适合静养,逆腹式呼吸适合动形,因此逆腹式呼吸是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练习(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身心锻炼技能,在气功学里简称为“三调”。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活动就是气功,三调合一的状态或境界即是气功修炼的基本特征。)必须掌握的呼吸方法,也是养生的好方法之一。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逆腹式呼吸法的分步练习。

    一,开始练习时,“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就是我们有意识地在吸气的时候把腹部凹进去,呼气的时候把腹部鼓起来。我们把腹部想象成一个球,一丝丝吸气,腹部一点点下凹,一丝丝放气,一点点外鼓,绝对不可以突然大突然小,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这样的练习,以平卧在床上最好。

    逆腹式呼吸区别于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重要一点就在于逆腹式呼吸受一个人大脑意识的支配,而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不受大脑意识的支配。一个熟睡的人的呼吸状态,不可能是逆腹式呼吸。在腹式呼吸的前提下,吸气时意念深入腹部,腹部如一皮球被气充足,气之属性为阳向外,必有膨胀之感,此时宜用外形加以敛,即前后方向上意念肚脐与命门对拔、上下方向上意念会阴与膻中对拔,就是常说的“含胸、提肛”。呼气时意念腹部如膨胀之球,气催形向外,有肚脐与命门前后对撑的感觉,但此时形体仍不可散,在外形要求上仍要注意由外向内敛。气与形,一阳一阴,所以腹部可以比喻成一个气与形共存于一体的球体。球内为气,皮囊为形。吸气时,气弱形强,故整个腹部应有紧缩之感。呼气时,气强于形,故整个腹部有膨胀之感

    二,进一步的练习是配合提肛。通过对腹部的练习,我们可以收缩自如的时候,再进行提肛的练习。把肛门臆想成一个圆形的橡皮圈。一丝丝吸气,慢慢收腹,橡皮圈慢慢缩小到极致;慢慢呼气,感觉气息一丝丝从身体内游离出来,腹部慢慢隆起,橡皮圈慢慢放松。这样的练习开始在床上为好,习惯了可以在任何地方练习。如开会、等车、排队等闲暇时间。

   怎样正确掌握“气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入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然明白。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强调自然配合为好。    三,如果到了自由运用逆腹式呼吸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气功的动作练习。其实到一定的阶段,就不需要故意去吸气了,因为到这一个层次,就形成条件反射了。只要一提气,自然是吸气、收腹、提肛三联合。以八段锦为例,在每一个功法之中,都有提气,定式,放松收回三个阶段,在提气的时候吸气,定式的时候憋气,收回的时候呼气。生命的质量就是在这一呼一吸之中得到提升。

   逆腹式呼吸是一个气功练习的过渡,是气功之门的钥匙。

    四,注意事项。

   逆腹式呼吸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6—10秒。功力深时可以适当地延长时间。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五, “逆腹式呼吸”的养生作用

  (1)增加吸氧量。胸式呼吸因为肋骨运动空间的局限,胸腔容积变化较小。据有关文献介绍,平时用胸式呼吸,约有三分之一肺叶没有发挥作用。即使两种呼吸方式兼用,安静条件下横隔肌一般只下移1~2厘米。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细、匀,我们说“逆腹式呼吸”,实际上是“逆腹式深呼吸”,其横隔肌下降一般有7~10厘米,肺叶气泡得到充分利用,吸氧量比安静条件下增加好几倍(当然这种效果是顺逆腹式深呼吸都能达到的)。氧是维持机体机能和产生运动能量的基本物质。正常人不吃东西可维持生命20~30天,不喝水可坚持5~7天,而缺氧10分钟大脑就要死亡。细菌和病毒都有厌氧特性,人体器官病变都和缺氧有关。练太极拳经常长时间的进行“逆腹式呼吸”,比平常人增多吸收了大量氧气,对身体健康当然大有裨益。
   (2)使腹腔内的器官得到有效的按摩运动。顺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过程中腹腔容积保持不变,因此腹腔内的压强也保持不变,除了增大吸氧量外对内脏器官起不到按摩运动作用。逆腹式呼吸则相反,吸气时横隔肌下降,小腹内收,腹腔容积缩小,腔内压强增大,呼气时横隔肌提升,小腹隆起,腹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强缩小。腹腔里的内脏器官在压强忽大忽小的作用下,经受着十分难得的全方位的按摩运动。生物界都有“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人们的内脏器官自离开母体出世后,一直分秒不停地工作运转,很容易出现疲劳衰退,引起病变。如今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全面按摩保养,对其机能的保持与调节自是大有好处。当然,太极拳动作中的腰胸折迭也可以从外部通过肌肉运动的位移造成机械性的按摩,但比较由腹腔内压所造成的空气按摩,其作用应该是后者更加全面与显著。
  (3)促进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内气鼓荡。练拳实践证明,在心静体松条件下进行深、长、细、匀的逆腹式呼吸,大约十多分钟即可激起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医学文献所说的基本一致)。除了会产生副交感神经亢奋所带来的心率减缓、血压降低、末梢血管舒张、内分泌得以调节等生理现象外,还会出现腹部发热(有时甚至有发烧的感觉),有一股暖流顺着背脊(督脉)往上涌,上身开始出汗等现象,按中医和武术的说法是来了“气感”,促进了“内气”运动。这对人体各项机能的调节很有作用,应该是练太极拳可以改善很多慢性病病情的机理所在。
   我们平时的呼吸,膈肌是很少运动的,逆腹式呼吸使膈肌得到运动,首先受益的是肺部的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增大,能够更多吸收氧气。腹部的一起一伏,使腹部的运动增强,腹部器官得到按摩,胃肠运动增快,胃病,肝胆疾病,便秘等不知不觉消失,最受益的是女性的盆腔。通过腹部内部气的按摩,加强血液的运行,子宫肌瘤,痛经,子宫下垂,痔疮无处生根。

   逆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第四,吸氧量加大,令大脑氧充足,对安神益智有好处。吸氧足,气血就活跃,有利于伤病加快复元,经常练此呼吸法伤病的确是比一般人好得快!因为和通常的腹式呼吸相反,所以叫“逆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胸部隔膜的运动范围,使你的内脏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因而也是强身健体的“呼吸体操”之一。

   逆腹式呼吸是以横膈肌的活动为主,比胸肌的活动面积大得多,吸入的氧气是自然呼吸的三四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有效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从而起到减少老年慢性气管炎发作的作用。并可以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辅助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