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次“抗日战争”谁能赢?

(2011-07-20 13:53:32)
标签:

二次抗日

抗日战争

武士道

明治维新

血肉之躯

德国

安全质量

良知

诚信

分类: 古今杂谈散文

    面对现实,我经常陷入无限的遐想。我曾经想:如果再来一次抗日战争,谁会胜利呢?

    第一次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如果再加上东三省沦陷的时间那就更长了。虽然最后我们站在同盟国胜者的队伍中,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仅凭一己之力,我们当时是无法同日本人对抗的。这其实也是日本人一直没有对中国人发自内心说过“道歉”的真正原因。

    虽然那时我们的武器依然落后,可是那时的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义无返顾地迎着日本人的炮弹!虽然无奈,却是无奈中的悲壮!

    痛苦的记忆与岛国空间的狭促使中国人与日本人犹如一对天敌。无论在运动场上还是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蔑视情怀无处不在;而日本人的电器与汽车其实依然“占领”着中国。让中国人痛苦不堪的是,虽然心中有气,身上使劲儿,可是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较量中,我们好象更多的依然处于下风。我们高调的民族情绪与日本低调的武士道精神较量的结果总是让我们感到更加的憋屈!

    德国的严谨与严格的纪律使德国成为欧洲的强者。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再加上德意志精神会发生如何的聚变?这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选择了德国作为自己学习效仿的榜样。日本在亚洲从来目中无人,可是当时的德国却令日本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到过德国的中国人对德国的整洁与秩序无不佩服,就连树木也被修剪的犹如德国士兵。到过日本的中国人又不能不发自内心地感叹日本到处的“精工”、“质量”与“效率”。在日本,同样人流如潮的闹市中怎么就没有乱弃的一张纸屑、一个烟头呢?更不要说象国内到处可见、睁眼便是的什么“交通十宗罪”、“食品七宗罪”、“楼歪歪”、“桥裂裂”、“路垮垮”等等等等的匪夷所思。是德国人、日本人太傻?还是中国人太精?日本人以冷酷著称,可是他们在职业操守上无可挑剔;中国人以善良标榜,可是害起自己人来从来是“面带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国人心中的“钱”字与“躁”字挤掉了曾经拥有的美德!急功近利使人们失去了耐心与良知!

    日本女足的胜利让我动容,让我看到了小球背后一个关于民族的许多故事。中国的球迷虽然伤心,虽然可悲,可是更应该伤心、可悲的是全体中国人。因为球迷失去的是对足球的希望,中国人心中失去的是什么呢?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决定了他们只是服从更强的,所以日本人佩服德国人,屈服美国人,仰视俄国人。

    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不是我们一直传说中的“以德抱怨”!

我们忘了多少不该忘记的,又学到多少应该知道的?!该有的丢了,不该有的有了!

    我想,长此以往,如果哪天再来一次“抗日战争”,我们能赢吗?靠什么赢呢?还是靠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还是靠我们先进的军事装备?我们的质量能过关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