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剩女堪比南方旱情如何给水?

(2011-05-26 08:19:28)
标签:

剩女

剩男

传统挑战

白领精英

京城婚姻

保卫战

色情小姐

南方干旱

杂谈

分类: 古今杂谈散文

    北京俗话讲“只有剩男,没有剩女儿”。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的北京俗话改成了“只有剩女儿,没有剩男”了!您瞅瞅,才三十年,事儿就全拧巴了!

    报上说:近两成的“剩女”没有谈过恋爱,超过四成的单身女性“怕自己嫁不出去”,而只有8%的男性“担心自己娶不到老婆”。据北京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拯救女孩”指出,去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经超过50万,甚至一些优秀女孩也沦为“剩女”。报告分析,“剩女”造成的原因是青春期女孩缺乏异性交往经验,有17.6%的人没有谈过恋爱。

    不知道这份研究报告中的“北京剩女”是指具有北京户口的常住女孩,还是包括具有暂住证在内的“北京剩女”?研究报告没有说出“北京剩男”的具体数字,估计是怕说出来让剩女们无法接受。据说目前北京“剩男”与“剩女”的比例与本月北京机动车抽号概率相当1:30

    琢磨来琢磨去,我认为造成北京“剩女”如此过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婚姻的失败或阴影使一些已到适婚年龄的女孩心有余悸,不敢轻易涉足婚姻,谨慎中成了“剩女”。

    2.有些贪玩儿的80后女孩子不愿过早承担起家庭责任,依然沉浸在“青春期”中无法自拔,恍惚里成了“剩女”。

    3.有些女孩确实因为外貌与心理不太靠谱儿,无奈地成为了“剩女”。

    4.大学毕业后对北京的向往与现实生存压力使来自全国各地努力向上的知识女性或“白骨精”级女孩专心于学习或事业,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到“剩女”的分母中。

    5.有些女孩过早或过多地品尝到爱情的苦果,心灰意冷或甘心情愿地成为“剩女”。

    6.有些自认为优秀的女孩或“海归”有房有车,自持有“资本”,左挑右选:要同样有钱的,还要年龄相当的,犹如皇帝的女儿,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她们过于自信了。她们由于对当下的社会环境了解不够;对所选择目标们的心理信息沟通极其不对称,导致在高值期待中沦为“剩女”。

    7.由于九十年代早期在北京发廊发迹的小姐们的传奇经历,尤其近年像“天上人间”等一批高端小姐们每天点钞机般的挣钱速度。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全国各地不甘落后、不甘寂寞、不服输的各路各派各类女孩纷纷进京淘金,甚至有的来自国外。几年间,京城彩蝶飞舞,到处可见婀娜身姿,发廊、足屋、洗浴、保健、会所等类似场所犹如雨后春笋,迅速遍布开来。于是北京的“剩男”们立刻流连忘返于花红柳绿之中。与他们年龄相当的女孩们一批批被轮空,她们还在莫名其妙怎么无法唤起同龄人的兴趣中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剩女”。

    8.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惊人竟然也是庞大“剩女”们的推手。有房的“剩男”们占尽优势,如果再有好的工作就更是随心所欲地挑。如此一来,一批“剩女”产生。条件稍微差些的北京“剩男”总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凑合住,如果北京“剩女”不愿意,他们还可以找外来的不挑的有地儿落脚就行的女孩。得,如此一来,又甩下一批“剩女”。“剩男”中最不济的,干脆就是没房的,那这些“剩男”也还是不属于“担心找不到媳妇”的8%,因为他们虽然是“剩男”,可是乐在其中,因为他们的“身子”可是没闲着,比那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剩女”中的两成要快乐得多。即使“剩男”中的8%,面对当前一如南方旱情的“剩女”们,他们“怕娶不到媳妇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我国男女比例总体上略微失调:男多女少。但是在当下作为特殊区域的北京,“剩女”们剩的够“旱”!犹如三峡大坝下游旱得水位已到底线的南方的湖泊。同时大量外省市的男青年“剩男”数量积聚。

    那么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人物相通。我们完全可以参照目前为缓解旱情所做的各种努力:

    1.人工降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处的云彩唯我所用!用炮打,用火箭催,时间久了定会见效。一年一年慢慢来。

    2.放水分流。超“常规”的大量放水库中储存的水,这样应该能缓解旱情。

   3.既然三峡大坝对周边的影响当初预测仅为10公里左右。北京大量“剩女”的存在也不会对全国适龄男女的婚姻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为大量栽植“梧桐树”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因为等待越久,期望越高,这对敢于进京创业挑战的有为单身男人才是真正地考验!

    你敢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