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高平
唐高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53
  • 关注人气:16,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2009-10-18 21:58:32)
标签:

北川中学

教育

师生

唐高平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在这秋冬交际的时间里,我们终于还是没有熬过很不情愿发生的这件事情,虽然现在尚未确诊甲流病例,但是因为秋冬交际的流感我们不得不防备,因此今天北川中学所有学生放假了。

      事情发生在10月15日,这天,北川中学高二年级的六班早上有学生感冒发热了,老师把学生带到绵阳四0四医院去检查,而再这天上午,这个班陆续就有同学感到身体不适,也就有几个同学温度升上来了,到晚上这个班共有12名同学有不同层次的发热情况,同时该年级11班也有6名同学有不同层次的发热情况,另外还有其他班级的个别学生有发热情况,于是学校马上将此情况报告了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时报告了市疾控中心,当天晚上市疾控中心就派出了医务人员赶到北川中学,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学校召开了紧急会议,作出了高二年级16日开始放假的决定,通知所有高二年级的老师16日8点参加紧急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马青平组织,会上讲了这次学校高二年级发热的学生情况,由此可能爆发集中性的流行感冒,因此学校会同上级部门研究决定该年级放假,然后对放假期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是要对所有学生和老师进行一次严格的体温测试,对有发热情况的学生马上送到学校设立的隔离地点进行隔离检查,对体温正常的学生通知家长,学生开始放假了,要求家长在家里做好管理安排工作,班主任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联系电话,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天三次询问学生的体温并年级,再由年级上报学校,也就是让没有发热的学生在家隔离7天,10月23日下午返校。同时留下了在校值班管理隔离学生的老师,其他老师也放假在家隔离。然后学校刘亚春校长对一系列要求进行了强调后,每个班主任领取发放給学生的告家长书后会议结束。

      会议结束后,各个班主任开始行动,对学生讲清楚放假的必要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说明,主要是在学校里面,我们的人员太集中,容易爆发较大的流行性感冒,因此我们要进行居家隔离,并不是有什么恐慌的事情。

      而在16日高二放假以后,当天高一。四班又陆续有7人发热,通过对高一。四班学生的观察,学校在17日上午决定,高一。四班全班放假,处理方式与高二相同,同时17日上午高三。8班又有几个人发热,于是高三。8班下午也开始放假,到此,除了16日北川中学初中正常放星期外,学校留下的就只有高一和高三的部分班级了,在17日,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市疾控中心研究,因为北川中学有高中三个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学生,于是决定让北川中学全校学生放假隔离7天,因此在17日晚上学校也就此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宣布,为了不让发热的情况在学校里面进一步蔓延,从18日早上开始,北川中学所有学生放假隔离一周,这一决定后,初中的所有班主任通知初中的学生,告诉他们学校全部放假,他们返校的时间是一周后的星期天。

      在这两天,北川县教体局,绵阳市教育局,绵阳市、市府,绵阳市疾控中心,长虹公司对北川中学学生发热的情况相当重视,连续召开几次会议,对北川中学的防控工作抓紧落实,对发热的学生,专门在长虹培训中心的北楼二楼建立了隔离观察室,将整个二楼作为隔离、观察、治疗的地点,学校的各班班主任轮流在这里值班,市疾控中心在这里设立了治疗室,学校食堂为在隔离点的老师和学生送一切应用物品和食物。

      在这之前,北川中学严防死守,在绵阳几个学校都有甲流感的情况下,学校一直就没有放假,每天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三次体温测试,学校的门卫上对进入校园的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测试,在绵阳发热的情况下才允许进入,学校天天对校园的各个地点进行消毒,在校园通道上都贴有相关流感的宣传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因此一直以来也没有发生多名学生发热的情况,在国庆中,学校按照上级要求,与全国人民一样放了8天假,而收假后也同样坚持天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测试,而这次发生了多名学生发热情况,主要原因是秋冬交际的流行感冒,为了避免流行感冒蔓延,因此也只有全校放假了。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为了防止流行感冒在人群中蔓延,北川中学放假一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