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永福凤山

(2016-10-26 17:54:48)
标签:

桂林

旅游

历史

分类: 桂林游

    中秋我和棒棒到永福凤山玩。

http://s11/mw690/001vQKg1zy75VhwZoam9a&690

   这是棒爸调动工作后,我们第二次到永福。说真的以前对永福是没概念的,只知道是桂林的一个县,盛产罗汉果,长寿老人特别多。现在对永福也只能说是有比较书面的了解,全县27万人,百岁老人有36位,超过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2007年,中国老年学会授予永福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永福县北距桂林45公里,南离柳州市108公里,距南宁332公里,且都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通,还可直达北海、防城港、钦州、湛江等港口城市。县城距两江国际机场仅22公里,比从桂林市区到两江国际机场还要近。

    永福还是一个富硒县,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2007年8月20日,世界养生大会组委会将中国首块“养生养业示范基地”牌匾授予永福县。

http://s10/mw690/001vQKg1zy75MWV2WG5d9&690

    我们乘坐早上8点多的动车,20分钟到永福南站,出站后找了一个三轮车几分钟就到达凤山大门。就在大街上,对面是风雨桥。凤山景区是免费进入的。拾级而上穿过门牌,有一大平台,周围墙上刻有许多的历史故事。 
http://s9/mw690/001vQKg1zy75MWWDQXSf8&690

http://s6/mw690/001vQKg1zy75MWZaAN735&690

http://s7/mw690/001vQKg1zy75MX0GL2u26&690

http://s10/mw690/001vQKg1zy75MX2EpHHf9&690

    中秋的永福还是比较热的,当天太阳很大。以至于我们不敢在平台上多呆。
    然而进入山路,马上就感觉到了阴凉。山路都修得很好。
       途中遇见几位下山的老太太,问她们登顶要多久,一老太太乐呵呵的说,“不用多久的。20年前我用20分钟就可以到顶了,现在我70了。时间就稍微多一些。”

http://s2/mw690/001vQKg1zy75MX5n4yZ41&690

       山里人不多,听她这一说,我们更是放慢了脚步,走走停停,吃吃拍拍,各种表情。

http://s12/mw690/001vQKg1zy75MX9JmoH9b&690

http://s8/mw690/001vQKg1zy75MXbUusT87&690

http://s7/mw690/001vQKg1zy75MXdRljM66&690

http://s5/mw690/001vQKg1zy75MXfdaAIb4&690

http://s2/mw690/001vQKg1zy75MXgWGVre1&690

       沿途都是绿树,过滤了世间的喧嚣,整个人都轻松了。陆续有人下山,都是早起锻炼的人。

http://s6/mw690/001vQKg1zy75MXj6anbe5&690

台阶尽头是一座庙,这段石梯有点陡。我走上最高处回看时心有点慌。

http://s9/mw690/001vQKg1zy75MXkMIGsd8&690

http://s11/mw690/001vQKg1zy75VhwZoam9a&690

       那天棒棒穿了一件玫红的裙子,在满山的绿色中好出挑。
http://s12/mw690/001vQKg1zy75VhyQHwLbb&690

http://s9/mw690/001vQKg1zy75VhBDtrOe8&690

    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来,能感受到阳光却不会感到热,真是恰到好处。

 


http://s2/mw690/001vQKg1zy75MXpwTf331&690

http://s14/mw690/001vQKg1zy75MXrIQqh9d&690

    半山有一处宽阔地,人们在这里歇息,旁边有一条下山的路,路一边有许多的福字石刻。我随手拍了一些。

     下山总是比上山要快的。走出景区,离开了树林,尘世的热气仆面而来。

 

   回来后又查询关于永福的故事,得知永福历史上还出了一文一武两个状元,这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
    王世则(963—1008),永福县城人。自幼勤奋好学,文思敏捷,称为当地才子。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在宋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他以写了气势雄阔、词藻华丽的《六合为家赋》被擢为状元,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进入仕途的名人。而民间还有一些关于王世则的传说轶事流传。
    李珙(1085—1126)字温之,毛洞里(今堡里乡)人。宋大观元年(1107)武状元。大观年间,宜州(今属宜山县)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暴动,李珙奉命镇压,以立了头功升为知州。接着多次任边防将领,后升为武功大夫,提拔为东南第十二将。 
    而凤山腰上有个“福”字,相传是李珙习武时的手书,掌力吃进石壁而成。这次因为功课没做好,只能下次再去寻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