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惯思维——中国家具品牌最大的成长阻力

(2012-12-19 18:25:25)
标签:

谢国良

壹零壹度

家具

品牌策划

品牌营销策划

分类: 行业视角维度
http://s10/mw690/529a734cg7b534711dd99&690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变中,家具产业艰难求进
中国家具产业通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形成集群化规模产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制造国与贸易出口国,然而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却彻底打破了中国家具产业的乐观前景,因为这是一次行业重新洗牌与产业结构、商业模式重构的历史时刻。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离我们渐行远去,但是后危机时代的艰难和严峻的市场环境将依然在伴随着我们,并且依然在残酷地考验着中国整个家具产业的当下与未来,在考验着中国家具企业及家具人的商业智慧和应对动变未来的能力。

这些年,国际形势虽然严峻与动荡不安,但中国在这一不乐观的大环境形势下,依旧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经济的强势崛起与稳健增长,令国际惊叹和仰慕。因此,众多的家具企业从外销向内销转型,一时间,国内的家具市场争芳斗艳,百家争鸣,好一派热闹非常的场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家具产业在历经阵痛之后重新焕发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家具企业在陷入迷茫困惑之后开始新的思考与觉醒,透过这些勇于拼搏和心怀果敢的企业家们让我们更欣喜地看到中国家具产业必将拥有更光明、更广阔的未来。

竞争,家具产业绕不过的市场主题
市场总是在不断的摧枯拉朽中走向成熟,规则总是在不断的颠覆与创新中建立。如今,国内的家具产业通过近些年的跨越式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已经变得尤为激烈,甚至有些残酷。在物质丰饶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商业时代,一切的商品都从稀缺变成了泛滥。家具,作为人们生活中的耐用消费品,也同样面临着供大于求的现实局面。细究其因在于:1-行业在短期内非常规的跨越式发展,2-行业门槛低,众多中小企业、作坊企业纷纷加入竞争的阵营。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壹零壹度通过多年来对中国泛家居产业的深度洞察和市场研究发现,众多家具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都以“习惯”应对。

习惯,中国家具品牌最大的成长阻力
习惯模仿和抄袭,丧失了原创力和创新精神
产品的模仿和抄袭,已经成为中国家具产业中的常态,这也是为何中国家具品牌很难变得优秀的原因。产品是品牌有形的载体,一个卓尔不凡的品牌其背后一定拥有非常优秀和高竞争力的产品支持。产品离不开对品质至真至恒的追求,产品离不开具有人性价值与鲜明个性的设计,产品离不开独特内涵与品位的文化基因。然而,中国的家具企业习惯坐享其成,以“养猪的理念”经营企业,期望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来追求市场利益的最大化。正因为这一经营理念让整个家具产业变得异常浮躁,从而也轻易地把原创力和创新精神扼杀在摇篮之中。

习惯价格战视为制胜的市场竞争策略
打折促销本是刺激销售和回馈客户的一种阶段性战术,但很多家具企业则把这一阶段性战术变成常态,期望通过这一竞争策略来达成销量和打击对手,从而从市场中胜出。但残酷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面对原材料、人力和物流等各种综合成本的上涨,利润早已经进入红线区。销量并不代表利润,常态化打折促销的结果最终使得不断参与价格竞争的家具企业心力憔悴,营销渠道乏力,代理经销商失去信心,甚至无法再支付昂贵的终端卖场费用,各环节的服务质量也无法保证,售后承诺无法兑现,而品牌则被市场逐渐边际化,消费者对品牌丧失购买信心……。

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势”,习惯是一种雷同的“经营策略”。习惯,让家具产业的市场竞争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阻碍整个家具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它无法真正构建核心竞争力。

未来商业格局和市场态势必然是知本驾驭资本,无形驾驭有形。家具产业作为传统的产业,如何解放经营思想,如何改变生产及管理模式,如何创新营销,如何通过更优质、更人性化的家具产品更好地诠释全新的生活理念和家居主张,需要更多有前瞻意识和商业智慧的企业家们和所有家具人果敢地颠覆和革新“思维习惯”,建立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新格局。
(注:请关注续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