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鹤壁伾山仙境后感(原创)

标签:
谢国良谢国良品牌营销壹零壹度大伾山安阳游记心绪观点鹤壁浚县 |
分类: 情感心绪杂谈 |
http://s12/middle/529a734cg7da6808823eb&690
http://s15/middle/529a734cg7da680d48b5e&690
http://s1/middle/529a734cg7da681300c60&690
http://s5/middle/529a734cg7da681aa1c94&690
怀敬畏之心,游伾山仙境
出差安阳森源纸业考察及品牌咨询期间,我及我的两位随行同事借短暂半饷闲暇,受客户盛情邀请,一游伾山仙境。
气温虽零下8摄氏度,我们三人依然兴致高涨,在森源纸业张先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伾山仙境,观瞻神之圣容,感受佛之圣明。
大伾山,从远处看,显得有点平庸且其貌不扬。所谓冠以“伾山仙境”之美誉,并非景色秀美,也并非形态俊丽。而是因为大伾山里云集各路神仙,佛道众家而得名。所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走进大伾山,我们第一次与那么多的神仙佛道众家走得那么近,我们心怀敬畏之心一一瞻仰他们的道骨仙风,我们希望能在这块被佛光所普照及仙气所染浸的圣洁之地,能让我们这颗早已被俗气所侵蚀的心智重新注入纯洁的基因,不求超然脱俗,但求能重新拥有一分自我的本真。
神明成了俗人的生财之道
在大伾山近两个小时的纯净空间里,毛微兄不时按动着快门,用相机记录着大伾山的点点滴滴,试图借大伾山这个有形的载体来感知神明在高处的无尽能量和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身居南国,经济富庶之地,糜烂的生活形态和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已经让心智透支,我们才如此渴望能借工作之片刻闲暇,游一方净土,寻找灵魂的歇息地,来净化灵魂,修复心智。或许是我们期望值过高,也或许是我们对神明敬畏之心早已经超出了限度,达到几近顶天膜拜的地步,才让我们近两个小时与大伾山的亲密接触中,不仅没有让我们这几个俗人变得多几分高雅,反而让我们原本就庸俗的心智里,感知到更多安逸,堕落的人性本相。
大伾山,各路神仙、佛道众家云集,而每一个道观寺庙或者景点,几乎都是被一帮俗人所承包经营,在肃穆的佛像下,虽香烟绕绕,梵音清唱,但也有一帮年轻的男女俗人,穿着五花八门的服饰,在嗑着瓜子,嚼着零食谈笑风生,他们的坐姿很放松,放松得与神明的肃穆有点对比鲜明。他们见有游客或香客来访,显得尤为的热情。热情的背后,我们所感知的场景,是人性对神明极大的讽刺。这是神明的悲哀,还是人性的悲哀?
千百年来,神明以普渡苍生,造福万民被世人所膜拜和供奉,而如今,在这肃穆的殿堂里,少了素净与圣洁,一帮俗人借神明之名打着积德行善的功德牌,干着个人的利欲之事,这就是当代的文明!
要想不食人间烟火,除非乘风归去
商业化的今天,商业规则无处不在,就连庙堂之高,方界之外也不可超脱这个商业的自然法则,我们还有必要去故作高雅,无病呻吟吗?我本俗人,连天天与神明为伴的人都如此的俗不可耐,我们还有规避商业利益话题的必要吗?所谓的神明,他只存活于我们虚无缥缈的思维轨迹里,它有时候虚幻得连肥皂泡都不如。而所谓的利欲,则是现实的东西,要想不食人间烟火,除非乘风归去……。
游大伾山,虽无法净化自己的灵魂,亦无法修复透支的心智,但让我们可以更真实地感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