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要形式大于内容(原创)
(2009-10-03 21:45:08)
标签:
谢国良谢国良品牌营销品牌设计设计师设计作品杂谈 |
分类: 品牌设计成果 |
文章转载请署名并载明出处_ 谢国良品牌营销智库http://blog.sina.com.cn/brand0769
设计不要形式大于内容
在《洪卫设计作品》集结成册,出版发行之际,接到亦师亦友的吴伟兄从深圳发来消息,盛情邀请我为《洪卫设计作品》给以一些点评,接此消息,实在有点受宠若惊。为此,特感谢吴伟兄的盛情及抬爱,亦借此机会为《洪卫设计作品》的出版发行寄予良好的祝愿。同时也为中国设计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谈谈个人拙见,以便和更多的业界良友和设界同仁进行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关于《洪卫设计作品》,我带着对洪卫兄的敬仰,已细观其作品多遍。鉴于本人所从事及涉足专业并非设计领域,故不敢对洪卫兄的作品妄加点评,况且其很多作品项目颇具分量。今天,我将通过品牌营销策划的视角来解读设计(商业设计),并非纯艺术的设计,希望让设计的内涵变得更加的立体和客观。我认为,设计只有先讲对错,再讲美丑方不违背设计的初衷。特别是商业设计,没有策略指导的设计,哪怕设计出来的作品再有艺术内涵,也无法应用于商业,那么这种设计就只能用失败来定义。倘若今天,我们依然只停留在所谓国际还是本土风格,停留在美丑与否的思想意识层面来创意设计一个商业作品,或者来审视评判一个商业作品的话,那么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未免太过于狭隘和肤浅了。
在商业设计及品牌营销的范畴里,视觉永远是市场和消费者最为直观的感知,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和消费者在市场的终端产生友好的、亲密的情感互动,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最终产生消费行为,这就是伟大的设计。设计不应该单纯站在艺术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更不应该掺杂设计师个人太多的情感意识。只有理性的思考,感性的创作,才能确保设计的精准及释放设计强劲的魅力与能量。放眼朗涛、INTERBRAND等全球顶尖的设计公司,他们的成功并非来自于只对美学的不断追求,更来自于他们对商业品牌的深度研究及品牌设计的深刻解剖。
而国内很多的设计机构及设计师,甚至设计大师,依然每天还在寻求所谓美学的最高真谛,还在讨论所谓点线面的图形构造及色彩搭配,并以此对很多的设计作品投以藐视及不屑的目光。这就是当下中国设计的行业现状。在行业领域里,自我标榜,相互拆台,赤裸地暴露出中国设计人的浮躁心理及狭隘心态。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到很多的设计人在面对自身角色的时候,感到尴尬;在思索未来的时候,感到茫然。
身为设计人,倘若无法对设计心生敬畏,倘若无法用广阔的胸襟和视野来从事设计,这不是一种遗憾,这是一种悲哀。
难能可贵的是,《洪卫设计作品》的集结成册,无疑是让我们对中国设计的未来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并寄以更大的信心。这需要更多像洪卫兄一样对设计事业孜孜不倦,对设计二字心存敬仰的设计人为中国设计及设计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不断探索向前。
最后,再次感谢吴伟及洪卫两位兄台,中国的设计未来因有你们而会更加的精彩!
--------
实战品牌营销策划人、策略专家、资深品牌讲师、精英智库专家成员_
谢国良
2009年9月17日于蜀都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