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告诉我,这些年的蜂蜜都白吃了 !!!

(2014-06-20 08:53:42)
标签:

美食

健康

养生

蜂蜜

鉴别

    蜂蜜的功效和作用对人和身体健康作用很大,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因为其的受捧程度非常高,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骗取利润而假造蜂蜜出售,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学会如何辨别蜂蜜真假的方法非常有用。下面,健康圈小编罗列了以下十种简易检测手段,教你一招识破真假蜂蜜。

http://mmbiz.qpic.cn/mmbiz/128FNchkBysJBVldBZUeY9Kjc3jeibicymtTWBp4icbmFA1F61GxOhEd0iaqbPrKwuGDxFVGdh2XBbtdX66Io9dDxQ/0!!!" TITLE="别告诉我,这些年的蜂蜜都白吃了 !!!" />


招数一:香味鉴定法

    真的蜂蜜开瓶后,新鲜蜂蜜有明显的花香,陈蜜香味较淡。加香精制成的假蜜气味令人不适。单花蜜具有其蜜源本身的香味,比如桂花蜜一定有桂花迷香、龙眼蜜有龙眼蜜香,如果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那一定是假蜜。

招数二:溶解法

    将一勺蜂蜜放入杯中,再加四至五倍热水使之溶化,静置三至四小时后如无沉淀发生则为纯蜜、好蜜。而溶解过程中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

招数三:味道品尝法

    纯蜂蜜有花的清香气,甘甜浓厚味悠长,食之咽部略有麻辣感。好蜜结晶品尝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即便能够结晶,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咀嚼如砂糖,声脆响。

招数四:手指捻压法

    天气冷的时候,装蜂蜜的瓶子底部都会有白色的结晶,不少人认为这是掺假的蜂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结晶是蜂蜜的基本属性,这是蜂蜜中所含葡萄糖成分在一定的温度下结成的晶体,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假蜂蜜一般是不结晶的,而且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蜂蜜结晶较为松软,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有一种细腻的感觉。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放在手指上捻时,有沙砾感。在低温下纯正的蜂蜜大多会出现结晶现象。

招数五:烘烤法

    取少量样蜜置干净的玻璃上,用火烘烤,待水份蒸发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后观察。若残留物质软,则表明是纯蜂蜜;若残留物质硬而脆,则表明掺有蔗糖。 

招数六:气泡鉴别法

自然气泡:如果超市中的瓶装蜂蜜不能打开瓶盖,可以观察一下蜂蜜上层是否有气泡,这种气泡可不是搅拌摇晃出来泡泡,而是未触碰蜂蜜之前的气泡。如果有,说明蜂蜜水分大、浓度不够或存放时间太长导致发酵,这样的蜜保存期短,容易坏。

搅拌摇动气泡法:真正的蜂蜜在夏天摇动后蜂蜜中会有大量的泡泡,使蜂蜜很容易涨出蜂蜜瓶。但静放1-2天后,泡泡会自动消失,但打开蜂蜜瓶时会有气体冲出!这主要是纯天然蜂蜜中含有杀菌剂过氧化氢的缘故。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出氧气,从而使蜂蜜的表面有一层白泡泡。冬天也挺简单的,把蜂蜜放在30-40度热水中放4-5分钟,然后用筷子把蜂蜜搅动10-20下,然后静放一下,纯天然蜂蜜的表面会有泡泡。

转瓶气泡法:将蜂蜜的瓶子翻转看蜂蜜的流速,蜂蜜属于粘性物质,流速应当相对较慢,如果是假蜜或者馋了水的蜂蜜,流速会快很多。假如把密封好的瓶子倒转过来,封在瓶口的空气上浮起来明显比较“费力”。

招数七:餐巾纸法

    对于液体蜂蜜,滴一滴蜜在餐巾纸上,如果扩散开了,说明蜜中含水量比较高,如果不散开,证明是纯正的蜂蜜,含水量较少。一般的好蜂蜜滴上成珠球状,不扩散。

http://mmbiz.qpic.cn/mmbiz/128FNchkBysJBVldBZUeY9Kjc3jeibicymdEY9A0X6FtvGA2ialCegQcic61Qx7aJGicf4pSKTtibSREdib9fnptc3rMw/0!!!" TITLE="别告诉我,这些年的蜂蜜都白吃了 !!!" />


招数八:碘酒法

    对于搀有面粉、淀粉或玉米粉的蜂蜜,色泽较混浊,味道也不够甜。将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搀有淀粉类物质。

招数九:拔丝法

    经筷子或手指挑起蜂蜜,蜂蜜能拉丝者为佳无拉丝现象说明含水量高,未能拉丝或者拉丝易断,则证明含水量过高。

招数十:铁丝烫烧法

    当肉眼无法分辨时,消费者可以拿一根烧红的铁丝检验一下。如果是好的蜂蜜,铁丝插进去之后能看到清烟冒出来,但闻到的还是瓜果花朵的香味。如果是掺了白糖的,则会散发焦糊味

别告诉我,这些年的蜂蜜都白吃了 <wb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