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你读懂体检报告——尿便常规的意义

(2014-05-23 12:28:08)
标签:

体检

健康

尿常规

便常规

http://mmbiz.qpic.cn/mmbiz/128FNchkByvVvHQkFg6jic6kzVF5cl8zfzPYHDT544hFicX7MpvC2icy89fArVawOeRanGkMygAr1pwcibtJ7LT19w/0

尿液寻踪——解读尿常规

尿常规和尿蛋白化验检测是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和临床诊断不可忽视的一项常规检查,不少疾病早期就可以在尿液化验指标变化中找出蛛丝马迹,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重要的线索。解读尿常规体验报告时,可以采取如下程序和办法。

四大指标先要看,疾病线索早发现。虽然尿常规等化验指标和数据特别多,但是有的数据有意义,有的只是对另一项的解读。在解读化验报告时,首先要看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这4个重要指标。

尿蛋白呈阴性,若为阳性需定量。尿蛋白的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常用的粗筛试验。早期肾病最先会通过尿蛋白增加而反映出来,不管尿蛋白是几个“ ”,都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原发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尿蛋白阳性。如果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呈阳性,应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隐血阳性多误差,可靠镜检尿沉渣。在平时化验尿常规经常遇到尿红细胞和尿潜血不一致的时候,一般要以沉渣分析仪检测新鲜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为准,只有看到红细胞才能说明有问题。长期尿中有血应该警惕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

尿糖阳性看血糖,两者都高糖尿病。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验不出来。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大量吃糖或推注葡萄糖时,会有短暂的尿糖出现,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尿糖和血糖同时高,就是糖尿病;血糖不高,但尿糖高,可能是肾性糖尿。

尿中应无白细胞,感染可致数超标。正常尿中白细胞呈阴性。尿报告单上验出大量白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干扰因素可能大,指标异常要复查。尿常规检查某项指标结果有异常,受外在因素影响造成异常的可能性比较大。无法下结论时,必须针对同一项目再做一次检查,用两次的结果去解读,作出结论。

便中查病解读便常规

大便的颜色、形状、潜血等与疾病密切相关,大便常规检查作用大,被称作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解读便常规化验报告,可以参考如下程序和办法。

观“色”又察“形”。正常大便含粪胆素,所以呈黄色或棕黄色。大便颜色的形成有诸多影响因素。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粪便呈白陶土样;上消化道出血,有时呈柏油样便。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多是患了痔疮。

通过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了解一些疾病信息。粘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者发炎时,如肠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粘液脓性血便多见于细菌痢疾;酱色粘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水样、蛋花样便可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时见于伪膜性肠炎及隐孢子虫感染。糊状便多见于小肠疾患。

隐血试验是重点。正常人24小时的胃肠道生理性失血量约0.6ml,隐血试验能检出消化道1ml以上出血。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

一般要求40岁以上的健康人每年做一次隐血试验,作为健康筛检。化学法检查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出血可靠,免疫法主要适用于下消化道(小肠、大肠)出血的检查。隐血试验间断性阳性提示消化道溃疡症,持续性阳性提示消化道癌症,需进一步进行消化内窥镜检查。

镜下检查仔细看。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提示患者多半是患了结肠炎,肿瘤、息肉、肠结核和痔疮出血等。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红细胞可成堆存在。显微镜下见到多个白细胞而无红细胞,提示患有肠炎。细菌性痢疾时白细胞多于红细胞。显微镜下见虫卵及成虫,证明有寄生虫感染。

反复检查可推荐。一次便常规正常不一定就说明消化系统没问题,必要时应当反复化验协助诊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