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分时节需防寒气伤身

(2012-09-19 18:46:48)
标签:

健康

养生

秋季

寒气

   俗话说:“秋分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 ”下周,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季气候干燥,不少人难免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秋泻等。专家提醒,秋分时节,养生保健特别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市民应记得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胃部保暖。此外,最近正值大闸蟹、月饼等节令食品上市,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有所节制,切勿过量伤身。

    过量食蟹会致肠胃炎

  秋分前后,不仅月饼市场开始旺盛,此季的螃蟹也开始黄肥肉满。不少市民除了从海鲜市场购买,还热衷于网购,一饱口福。结果,因贪图美味,吃出病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等,有的甚至还要吊盐水。

  消化科医生提醒您,螃蟹首先要蒸熟煮透,吃蟹时最好还要除去蟹的腮、胃、心、肠等脏器。由于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月饼

  “三高症”少吃肉馅蛋黄馅

  在大闸蟹上市的旺季,月饼也随之火爆起来。有些人好吃甜食,甚至还每天把月饼当早饭吃。医学专家提醒,吃月饼时要特别注意。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补充能量,也不易发胖,但在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月饼大多含有较多脂肪,一旦存放过久,容易发生变质。油脂会氧化酸败,不利于健康。而月饼含油脂、蔗糖较多,过量食用还可能引起胃满、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等不适症状。老年人和儿童,更不宜多吃月饼。糖尿病病人也不能多吃所谓“无糖”月饼,这些月饼不少还是淀粉做的,热量仍然可能较高。吃得太多,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高血脂、高胆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馅、蛋黄馅月饼。

  在保存时,月饼既怕高温又怕潮湿,存放久了馅也会变质。因此,放入冰箱时,最好将月饼连带包装盒一起放入,吃前提前一小时取出。月饼吃得过多,可能会觉得油腻。品尝时,宜多饮绿茶。

衣着

  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秋季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还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饮食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预防秋燥方面,对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饮食外,还要记得给皮肤做些保养,以防皮肤干裂。

“秋分”时节营养食谱

  ■油酱毛蟹

  【配料】河蟹500克,姜、葱、醋、酱油、白糖、黄酒等适量;

  【做法】将蟹清洗干净,将锅烧热,将蟹入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加入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等烧8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虾米炝竹笋

  【配料】竹笋400克,虾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等各适量;

  【做法】竹笋洗净,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虾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消痰。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