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捏积”疗法

标签:
保健养生食指拇指疗法健康 |
捏脊的具体操作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自骶尾处开始,一直推到项枕部为止(这是常用的方式)。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也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上述两方法选一种即可,一般重复三遍。
除了“捏”的手法,还有一种“提”法。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每捏三次,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单捏不提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刺激最强。在“提”的手法中,在老人腰部、下背部都能听到“叭”的一声或数声声响。无论是捏还是提,都要掌握手法力度,开始用轻手法,然后逐渐加重,结束之前再用轻手法,否则老人会有痛感。家属的手法熟练程度逐渐提高,老人的耐受性也会逐渐适应。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捏脊疗法每日一次(大约10分钟左右),每七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7天再进行第二次。若老人脊背部位有皮肤破溃、炎症或红肿,则可暂停两天。对于头昏、高血压老人,捏背时,只能由上往下捏,不可由下往上捏。捏背最好在老人临睡前进行,捏背手法不难,即使是不学医的人,平素多观察和练习,也可以帮助老人疗疾。经常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