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的大市场和方块屋

标签:
大市场方块屋markthalkubuswoningen鹿特丹 |
分类: 2017-19荷比卢德瑞捷 |

大市场的外形有点像马蹄,下面是市场和停车场,上面是公寓。来之前看别人的照片,以为中间的空洞是开放的,近看才发现原来两侧都是玻璃,是用钢缆连接起来的无数小块玻璃,说是小块,每块玻璃的边长也近1.5米。据说是欧洲最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的外墙都是灰色的石材。

屋顶的巨型绘画是两位荷兰艺术家的作品。

大市场确实名副其实,喜欢的话基本可以逛个大半天。

一层主要是以餐饮和副食市场为主。很多商铺搭出的二层就是食肆。

各种橄榄。


奶酪是这么卖的。

也有华人开的超市。

边吃边喝

下面还有几层,我是没时间下去看了。最底下的停车库就有四层,是鹿特丹最大的停车场。下面还有考古发现,据说还能看到十世纪的农庄遗址。


大市场周边的建筑。前面说过鹿特丹在二战中几乎被炸平,所以在鹿特丹见到的都是新式建筑。

大市场前的布拉克火车站(Blaak Station),是鹿特丹市内的一个重要火车站以及地铁车站。

远看大市场。


左边的是鹿特丹中央图书馆,右边的叫“铅笔大厦”。

鹿特丹中央图书馆

大市场的东面就是鹿特丹的另一看点,方块屋。

所谓方块屋(Kubuswoningen,Cube Houses)就是这个样子。设计师是荷兰人皮特.布洛姆(Piet Blom,1934–1999),据说他的设计理念是树木和森林。每个房子代表一棵树,众多的树组成森林。

鹿特丹的方块屋建造于1982-1984年间,之前在1974-1977年,布洛姆用这个理念在其他地方还建过几处房屋,不过规模都没有这里的大。

进入森林看看。



其实这种建筑模式还是有争议的,所以也就是布洛姆建的的这几处,其他地方并未流行开。这也说明鹿特丹(荷兰)的开明和宽容。

里面有一间房屋做为博物馆对外开放,要3欧的票,其实没什么看头,里面的窗户和墙壁都是45度斜的。
这就是鹿特丹的老港口(Oude
Haven),老到什么程度,据说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鹿特丹的主要港口都在这里,可以想象黄金时代这里肯定没少为城市做贡献,到了20世纪就逐渐不再使用了,现在也看不到什么。那栋10层的高楼叫白宫(Witte
Huis),建于1898年,是当时欧洲最高的多层钢筋水泥建筑,这座建筑也躲过了1940年的德国轰炸。由于是建在港口边,当初很多人认为地基不适合建高楼,于是建筑下方打了一千多根钢筋水泥桩子。
前一篇:鹿特丹市政厅和圣劳伦斯教堂
后一篇:鹿特丹看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