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玛利亚教堂内的修道院

标签:
新玛利亚教堂绿色回廊保罗.乌切洛死亡柱廊西班牙礼拜堂 |
分类: 2016马耳他意大利等 |
新玛利亚教堂,除了教堂本身,还有占地面积更大的两个修道院回廊等。前面曾提到过13世纪多明我会修士来到佛罗伦萨,在老教堂的基础上建了新的教堂。由于他们的布道技巧很受佛罗伦萨人民群众的欢迎,所以在14世纪时又扩建了很大的修道院。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和众多有钱的家族都为教堂及修道院提供了大量的资助。修道院的规模以及神学的研究几乎相当于大学。1439年,著名的佛罗伦萨大公会议在此召开,修道院承接了教皇代表团的接待任务。19世纪时,随着拿破仑的进军意大利以及意大利的统一建国,修道院开始衰落。现在的教堂及修道院的产权属于教会、市府和国家共有。从教堂的西侧门出来,下这个台阶,看到的是“绿色回廊”。
绿色回廊(Chiostro Verde,Green
Cloister),大约建于1332-1350年间。之所以叫绿色回廊,是因为四周的壁画是绿色基调,但由于时间太长及1966年的大洪水,现在似乎已经看不出了。绿色回廊内全部是有关《创世纪》的壁画,大多数哥特风格的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几幅保罗.乌切洛的壁画已经被剥离了下来,在旁边的一个博物馆内,后面再说。
与绿色回廊相通的还有一个西班牙礼拜堂(小堂)。西班牙礼拜堂(或Cappellone degli
Spagnoli)始建于1343-1355年间。1566年,科西莫一世把小堂给了他的西班牙妻子,托莱多的埃莉诺(Eleonora
di Toledo)以及她的西班牙随扈,所以就称作了“西班牙礼拜堂”。小堂内的壁画由佛罗伦萨画家Andrea di
Bonaiuto做于1365年至1367年间。主题是与基督教的胜利以及有关多明我会的传说。

这幅壁画的主题是《托马斯.阿奎那的胜利》,中间上方黑衣的是托马斯.阿奎那,最上方带翅膀的天使代表基督教的“七德”(信仰、希望、神爱、公正、坚毅、节制、审慎),第二层(阿奎那两侧)是圣经中的人物(以撒、摩西、大卫、四福音书作者等),最底层是中世纪前对社会各方面有贡献的人物,比如查士丁尼(法律)、教宗克莱蒙五世(宗教)、亚里士多德(哲学)、毕达哥拉斯(算术)、欧几里得(几何)、托勒密(天文)以及圣奥古斯丁和圣杰罗姆等人,每人后面都对应一位女神。

最上方的是《耶稣受难》,左下是《苦路》,右下是《通往地狱之门》。
《教会的胜利》,里面包括很多同时代的人物,比如教皇本笃十一世、神罗皇帝查理四世、奇马布埃、乔托、卡姆比奥、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以及但丁的梦中情人贝雅特丽齐等等。

穹顶的壁画,主要是耶稣复活及升天等。
前面提到,位于绿色回廊东侧,保罗.乌切洛的壁画被移到了博物馆内,这个博物馆是20世纪初由佛罗伦萨市政当局设立的,原来是修道院的大食堂。保罗.乌切洛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画家,这四幅《创世纪》题材的壁画,年代跨度从15世纪30年代早期到40年代中期,是他和他的学生所做。

第一幅,上:上帝创造亚当和各种动物;下: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原罪)。做于15世纪30年代早期。
第二幅,上: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下:该隐杀亚伯。时间:15世纪30年代。
第三幅,上:拉麦杀了他的父亲和一个年轻人;下:动物进入诺亚方舟。时间:15世纪30年代。
第四幅,上:大洪水退去(诺亚方舟);下:诺亚献祭和诺亚醉酒。时间:15世纪40年代中。

这是当时剥离及保护壁画的相关介绍。

1344年为祭坛而作的哥特式五联屏画,作者是伯纳多·达迪(Bernardo Daddi)。

从博物馆(大食堂)出去,就是修道院内最大的回廊,大回廊(Chiostro Grande)。

这是当时剥离及保护壁画的相关介绍。

1344年为祭坛而作的哥特式五联屏画,作者是伯纳多·达迪(Bernardo Daddi)。

从博物馆(大食堂)出去,就是修道院内最大的回廊,大回廊(Chiostro Grande)。
相对于绿色回廊,这里又称作“第二修道院”,大致建于1340-60年间,共有56个拱式门洞,算是佛罗伦萨面积最大的修道院。16世纪后期,科西莫一世的妻子,托莱多的埃莉诺,委托建筑师重建了大回廊,并委托数位佛罗伦萨画家为大回廊绘制了大量的壁画。近代大回廊曾被改做军校,1966年的大洪水,使有些壁画损失严重。
因为时间原因,加上大回廊内好像正在准备什么活动,我就没过去近看。
写到这里,我在佛罗伦萨看过的所有景点就算结束了。
前一篇:新玛利亚教堂内的其他小堂
后一篇:佛罗伦萨大事记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