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的三座府邸(鲁切莱、斯特罗奇、潘道菲尼)
标签:
鲁切莱府邸rucellai斯特罗奇strozzi潘道菲尼府邸 |
分类: 2016马耳他意大利等 |
除了前文介绍过的美第奇府邸,佛罗伦萨还有数十座古老的府邸,我只去看了其中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也仅是看看外观而已。
先说说佛罗伦萨为什么会在15世纪中叶,突然出现那么多的府邸。
大家都知道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当时佛罗伦萨与威尼斯等几个城邦国一样都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尤其是佛罗伦萨是贸易的金融中心,有诸多以美第奇家族为首的大银行家。而当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后,虽说也还有贸易可做,但也是大不如前了。佛罗伦萨这些大资本家族,就只好把原来用作流动资金的金钱转到兴建宫殿府邸,于是那个时期大量的府邸出现在佛罗伦萨。而米开罗佐设计的美第奇府邸也就成为了模板。这些建筑的样式,不再遵循前期佛罗伦萨那些像城堡式的样式,而更像是立方体结构,大多三层结构,外观看似简单,却显得威严庄重。经过后代不断的演变,也影响到了今日的建筑样式,特别是临街窗户的大小一致和整齐排列这一特点。
我们先看这座鲁切莱府邸(Palazzo
Rucellai),1446年由阿尔贝蒂为鲁切莱家族设计,比美第奇府邸晚了一两年。府邸的主人鲁切莱家族是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追随者,同时也掌管颜料的生意,鲁切莱就是由一种红色颜料(Oricello)演变而来的。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佛罗伦萨排名第三的大建筑师。最后要介绍的新玛利亚教堂外立面,以及罗马的威尼斯宫(威尼斯广场由此得名)就是他的设计。他的《建筑十篇》,是继一世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之后西方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鲁切莱府邸也是建筑教科书上的案例,我有一本《你应该读懂的100处世界建筑》,书中没有其他几座佛罗伦萨府邸,却单有这座建筑。这看似缺乏个性的建筑怎么会是世界著名建筑呢,那你要穿回到五六百年前到处是高高的哥特式建筑和伦巴第式城堡的环境中去看就会明白了。这个样式的建筑后来就成了意大利乃至欧洲的世俗建筑的样板,到了19世纪,再经过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的改进,几乎就成为近代建筑(所谓楼房)的标准了。
鲁切莱府对面的凉廊,也叫做鲁切莱凉廊(Loggia
Rucellai),也是阿尔贝蒂为鲁切莱家族设计的,大概是为家族的一些活动准备的,现在里面被改成名牌商店。
斯特罗奇府的设计师是贝内德托·达·米亚诺(Benedetto da
Maiano,1442-1497),建造年代是1489年。一层依旧是与美第奇府邸相似的大块粗毛石,但整体建筑的比例要比美第奇府更加协调些。还有一点与美第奇府不同的就是,这座府邸四周没有相邻的建筑,完全是独立的,所以他要有四个相同的外立面,而美第奇府邸只有两面。
窗户的排列和式样依旧和美第奇府邸的样式相近,砖缝也是一层比一层细。


斯特罗奇府所在的街道(Via de' Tornabuoni)上,还分布着许多14、15世纪的贵族宅邸建筑,我想每个都应该自己的故事,但实在是无力去深究了。

一层墙壁上依旧保留着中世纪拴马的大铁环。

斯特罗奇家族是美第奇家族崛起前佛罗伦萨的首富,也是从事银行业而发家,并在佛罗伦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响力。1434年,斯特罗奇家族因参与驱逐了老科西莫而与美第奇家族结下了仇,不过一年后,老科西莫回归佛罗伦萨并成为无冕之王,斯特罗奇家族又被驱逐离开了佛罗伦萨,去了那不勒斯还是从事银行业。1462年,两个家族“和解”,斯特罗奇家族的老菲力波.斯特罗奇(Filippo Strozzi il Vecchio)回到佛罗伦萨,1489年开始修建斯特罗奇府,由于内心对美第奇家族并不服气,斯特罗奇府比美第奇府规模还要大些。1491年老斯特罗奇去世时也没有见到府邸完工,他的儿子菲力波二世继续修建,直到1534年才完工。菲力波二世(Filippo II,1489–1538)是斯特罗奇家族最出名的人物,虽然娶了美第奇家族的克拉丽丝(未来法国王后凯萨琳.德.美第奇的姑妈,并抚养凯瑟琳长大),但依旧反对美第奇家族的统治,并策划了1537年的暴乱(据说还参与刺杀了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者亚历山德罗),不过被西班牙支持的科西莫(后来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打败并囚禁,1538年死在一座城堡内(新玛利亚火车站北偏东不远),也许自杀,也许被虐致死。斯特罗奇府邸也被科西莫一世没收,30年后才又归还给斯特罗奇家族,一直到1937年。


斯特罗奇府所在的街道(Via de' Tornabuoni)上,还分布着许多14、15世纪的贵族宅邸建筑,我想每个都应该自己的故事,但实在是无力去深究了。

一层墙壁上依旧保留着中世纪拴马的大铁环。

斯特罗奇家族是美第奇家族崛起前佛罗伦萨的首富,也是从事银行业而发家,并在佛罗伦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响力。1434年,斯特罗奇家族因参与驱逐了老科西莫而与美第奇家族结下了仇,不过一年后,老科西莫回归佛罗伦萨并成为无冕之王,斯特罗奇家族又被驱逐离开了佛罗伦萨,去了那不勒斯还是从事银行业。1462年,两个家族“和解”,斯特罗奇家族的老菲力波.斯特罗奇(Filippo Strozzi il Vecchio)回到佛罗伦萨,1489年开始修建斯特罗奇府,由于内心对美第奇家族并不服气,斯特罗奇府比美第奇府规模还要大些。1491年老斯特罗奇去世时也没有见到府邸完工,他的儿子菲力波二世继续修建,直到1534年才完工。菲力波二世(Filippo II,1489–1538)是斯特罗奇家族最出名的人物,虽然娶了美第奇家族的克拉丽丝(未来法国王后凯萨琳.德.美第奇的姑妈,并抚养凯瑟琳长大),但依旧反对美第奇家族的统治,并策划了1537年的暴乱(据说还参与刺杀了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者亚历山德罗),不过被西班牙支持的科西莫(后来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打败并囚禁,1538年死在一座城堡内(新玛利亚火车站北偏东不远),也许自杀,也许被虐致死。斯特罗奇府邸也被科西莫一世没收,30年后才又归还给斯特罗奇家族,一直到1937年。
最后再看一座府邸,这可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设计的建筑,潘道菲尼府邸(Palazzo
Pandolfini)。拉斐尔虽然是位天才画家,但也懂些建筑,比如他一直跟随布拉曼特参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据说布拉曼特可能还是他的舅舅(也许是表舅,至少是乌尔比诺的同乡),两人也时常联手刁难米开朗基罗。布拉曼特死后,拉斐尔还当了几年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建筑师,不过他死后,他设计的那部分几乎全被最不喜欢他的米开朗基罗拆了。
这座建筑与前面几座府邸还不太相同,是前后院结构,前院是一层,后面是二层楼。大门开在前后院之间。按教科书的说法,拉斐尔设计的建筑也像他的画,温柔典雅。
二层上方的拉丁文能看出潘道菲尼(PANDOLFINIVS),潘道菲尼是位主教,与出自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私交不错,大约在1513-14年间,潘道菲尼主教在罗马见到了正在梵蒂冈协助布拉曼特修建圣彼得大教堂的拉斐尔,就托教皇利奥十世让拉斐尔帮他设计住宅,但由于拉斐尔离不开罗马,就出了设计图,并委托他的得力助手(后来也换了几任)去佛罗伦萨监督建造了这座府邸,据说里面花园的喷泉和雕塑都很漂亮。因为拉斐尔长期在罗马,所以他设计的这座建筑,既有罗马风格,又符合当时佛罗伦萨的审美,被认为是最美的文艺复兴经典建筑之一。
窗户上方的三角形和弧形交替,以及两边的立柱装饰风格,可以在罗马的斗兽场内见到。二层的窗户还带有一个很小的阳台。
窗户上方的三角形和弧形交替,以及两边的立柱装饰风格,可以在罗马的斗兽场内见到。二层的窗户还带有一个很小的阳台。

府邸一直属于潘道菲尼家族,家族的后人也对建筑做过一些修缮和改建。19世纪意大利王国将佛罗伦萨做首都期间,这里也曾短暂地作为巴西大使馆。后来还是属于潘道菲尼家族后人所有。

窗户

楼后面就是大花园。有点比较奇怪的是,一栋建筑的两面却是完全不同的立面。

这个立面的窗户似乎完全没有规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边完工的比较早(1520年),再有可能是建筑内的结构使得窗户不太容易规则布置,我也不知能不能进去参观。墙面采用的是灰浆而不像前面那几座府邸用的大块砖石。

潘道菲尼府邸附近的建筑,我猜测还会有很多四五百年的吧。

在佛罗伦萨,即使是后期的建筑,很多也依然遵从着几百年前的格式。使得这座城市不会失去古老的韵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