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7-1、2凡尔赛会议对巴勒斯坦的决议

标签:
先知穆萨节斯托尔斯雅博廷斯基伊扎克.拉宾鲁比佐夫 |
分类: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 |
第47章
第一节
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第28任美国总统,代表美国参加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主张世界和平及平等,同情弱国,支持并主持成立国际联盟(国联,即联合国的前身),是美国著名的总统之一。
1911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到达巴黎,准备出席在凡尔赛宫举行的巴黎和会。会议的主角是威尔逊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以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
魏茨曼则希望国际社会支持《贝尔福宣言》。已经占领大马士革的费萨尔王子在好友劳伦斯的陪同下,也来到凡尔赛。但劳伦斯遭到了法国人的反感并禁止参加会议,因为他对阿拉伯的主张(占领叙利亚)损害了法国的利益。
学者出身的威尔逊,是位理想主义者,他反对帝国瓜分中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主张民族自决。不过一战后的美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还是不及英国。
法国人自知得不到耶路撒冷,将野心放在了叙利亚,劳合.乔治形容克里蒙梭的贪心像拿破仑.波拿巴。克里蒙梭还对劳伦斯说,法国人在十字军时期就已统治巴勒斯坦,劳伦斯回答,是的,但十字军失败了,而且十字军从未占领过大马士革。
威尔逊支持《贝尔福宣言》及犹太复国主义,但在阿拉伯民族利益面前,他也很矛盾,这期间有个提议,由美国“托管”巴勒斯坦,托管这个词听上去比殖民要好听的多。为此,威尔逊还派了一个调查团去了解阿拉伯的民意,结果是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阿拉伯人都愿意居住在费萨尔的大叙利亚王国内,他们希望得到美国而不是英国的保护。但威尔逊并没有再做什么,书中说他不能约束他的盟友。
多年后,曾有人抱怨说假如当初威尔逊总统同意美国托管巴勒斯坦,也许就不会有日后中东的乱象。但这也很难说。
两年后,新成立的国联确认了英国得到巴勒斯坦,法国如愿得到了叙利亚。
之前的1918年10月,费萨尔与劳伦斯一起攻占了大马士革。1920年3月,费萨尔宣布加冕为大叙利亚国国王。而法国获得国联的确认托管叙利亚后,通过武力赶走了费萨尔,后面再提。
下图,巴黎和会四巨头。从左往右: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克里蒙梭、威尔逊。
附带说一下,这个巴黎和会上,弱国中国的利益被蔑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反而要转给日本,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签字,后引发了五四运动。
第二节
1920年4月20日,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萨节,也就是摩西的生日。六万多阿拉伯人在市长侯赛尼的带领下,庆祝节日,但他们也唱着反对《贝尔福宣言》的歌。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让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变得对立。
穆夫提的弟弟阿明.侯赛尼举着费萨尔的画像,高喊这就是你们的国王。不久前的3月8号,费萨尔刚刚加冕大叙利亚王国国王,而国联也迅即宣布叙利亚为法国托管。法国也立刻付诸武力。而穆萨节前不久,刚刚在加利利附近,就发生了一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小规模战斗,双方都有死伤。
群情激奋中,有人喊出“巴勒斯坦是我们的土地,犹太人是我们的狗”。并开始对犹太人施暴。奥斯曼统治期间还能和睦相处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即将变成仇人。
日记作家瓦希夫看到,人群高喊着“杀光犹太人”,城市变成了战场。
军事总督斯托尔斯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但他也很害怕,因为耶路撒冷只有188名警察。魏茨曼也来向斯托尔斯求助,犹太人真有被杀光的危险。
弗拉基米尔.雅博廷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来自俄罗斯,曾组建过第一支犹太人武装协助艾伦比作战,可算是以色列军队的创始人(下图)。
平卡斯.鲁滕伯格也来自俄罗斯,刚参加过十月革命,这两人组织了犹太人自己的武装。
斯托尔斯禁止了犹太人的武装,但他们还是在城外与阿拉伯歹徒交上了火,即所谓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第一枪,标志着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开始激化。
雅博廷斯基有个部下叫鲁比佐夫的,用救护车做掩护带着枪进入城内救援犹太人。鲁比佐夫救下了一个也是从俄罗斯来的犹太女人,后来他们相爱并结了婚。鲁比佐夫后来改名叫拉宾,他们的孩子叫“伊扎克.拉宾”,就是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年轻时曾与阿拉伯人作战,战功卓著,老年时因希望和平而被刺身亡。后面应该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