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4-1、2杰马勒帕夏

标签:
恩维尔帕夏艾哈迈德.杰马勒杰马尔帕夏一战三帕夏 |
分类: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 |
第44章
第一节
44-46章都说的是一战期间与耶路撒冷相关的事。
1908-09年,土耳其青年党发动革命,废黜了苏丹阿卜杜拉.哈米德,另立傀儡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土耳其青年党实质掌权,但他们的统治比起苏丹来也没好多少。而且他们的“大土耳其主义”政策使国内民族矛盾(尤其是与阿拉伯人)更加激化,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开始密谋寻求自治(甚至独立建国)。
1913年,以恩维尔为首的三人又通过政变杀死了军事大臣,夺取了政权。这三人中除了恩维尔帕夏,还有塔拉特和本节的人物艾哈迈德.杰马勒(Ahmed Djemal Pasha,多译作杰马尔),这三人被称作“三帕夏执政的三头政治”。论名气,恩维尔大些,他也被认为是土耳其的民族英雄。而杰马勒则被任命为土耳其第四军司令官,并管辖大叙利亚地区,总部就设在耶路撒冷。
这三位帕夏都主张靠军事强国,所以他们要依仗军事大国德国的支持,很多土耳其军队的高级军官都是德国人。
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的遇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傀儡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在三帕夏的胁迫下向英、法、俄宣战。还好那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没有站错队。
杰马勒怀疑阿拉伯人对奥斯曼的忠诚,而且他也知道,由于多年来英国在耶路撒冷的影响力,耶路撒冷无疑是“英国间谍们的巢穴”。所以他要在耶路撒冷实行高压政策。
第二节
杰马勒到达耶路撒冷不久,就有阿拉伯人以“英国间谍罪”被吊死在大马士革门外。后来又不断有很多阿拉伯人被处死。杰马勒也因此得到了“屠夫”的绰号。
对于犹太人,杰马勒也是不能放心的,一些犹太人被驱逐或被捕。本-古里安也被驱逐出境。
在土耳其,阿拉伯人被拉去当兵,而犹太人和基督徒只能做苦役。
1918年,因瘟疫、饥荒和驱逐,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降到了两万人,乌得琴手瓦希夫见证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