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4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

(2016-04-15 07:17:47)
标签:

欧洲宪兵

尼古拉一世

奥斯曼帝国

复活节

东正教

分类: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

第四节  欧洲宪兵与圣墓教堂的枪战事件: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

本节所谓欧洲宪兵是指俄罗斯,下一节中提到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俄国出兵匈牙利帮助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镇压了匈牙利起义,所以被称作欧洲宪兵

1846年4月,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复活节刚巧赶在同一天。这要稍解释一下,罗马天主教使用的是格里高利历法(就是我们现在的日历),而东正教还沿用的是凯撒指定的儒略历,通常会相差数日,所以两个教派的复活节恰好在同一天,则是少有的巧合。

但是问题来了,双方都要在圣墓教堂举行仪式,那仪式的主导权以及谁先谁后则是个大问题。别看双方都属基督教(广义),都是耶稣基督的信仰者,但在很多细节的争论上,有时会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就像这回,双方都暗自准备好了手枪和匕首。东正教派(常被称为希腊人)赢得了比赛,就是抢了先。天主教不干了,双方互相质问有没有得到苏丹的许可,毕竟名义上还是奥斯曼苏丹的统治下。结果是言语不和,从打斗发展到枪战。奥斯曼军队进来调解,没想到死了四十个奥斯曼士兵。

这一下事情影响大了,表面上看是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的矛盾,实则是双方背后的支持者在较力,即法国和俄罗斯。

自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结束,虽然奥斯曼人依旧让君士坦丁牧首留在已经改名的伊斯坦布尔,但那只是象征性的了。而俄罗斯人则将自己视为东罗马的继承人,充当起东正教的保护者,所谓沙皇就是凯撒的意思。与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最多的也是俄罗斯,仅俄土战争就有十多次。

1846年的沙皇是尼古拉一世,他是前面提到过的凯瑟琳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亲孙子,他的哥哥亚历山大一世,则是拿破仑的克星之一。俄国历任沙皇都自认为是东正教和圣地耶路撒冷的保护人。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4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自网络)
尼古拉一世希望和英国一起瓜分了奥斯曼帝国,这样俄罗斯将得到巴尔干地区的东正教国家,并控制耶路撒冷。但英国并不愿看到俄国的崛起,不仅没有同意,反而联合他的多年对头法国一起对抗俄国,俄国则希望和奥斯曼结成联盟。下节还会说到。

在尼古拉的鼓励下,耶路撒冷到处是穿着军服的俄国人,以及成千上万的虔诚的俄国农民,稍加组织就可随时占领耶路撒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