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1-2教皇乌尔班二世

标签:
乌尔班二世克勒芒clermont-ferrand安条克沦陷埃德萨伯国 |
分类: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 |
第二节
教皇乌尔班二世:奉主之名

书中提到了一下,拜占庭皇帝因不堪突厥人的侵扰,而请求十字军帮助。实际情况是皇帝甚至同意如果十字军能消除突厥人的威胁,东方教会愿意归顺到西方教会之下(这种态度已经很低调了)。其实这才是教皇最最关心的大事。当然,东西方教会从1054大分裂后,到现在也没有统一。

在攻陷安条克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插曲,在十字军被围困的危机时刻,一个法国人彼得.巴塞洛缪,说在梦中得知教堂下埋藏着“朗基努斯的圣矛”(前面也讲过的),结果果然被“挖”了出来。得到圣矛的十字军立刻打败了穆斯林(二战时希特勒也拼命寻找圣矛)。但有些人怀疑彼得是忽悠,于是彼得自己(自愿的,没人强迫)在碳火(书中说是被迫在烧红的烙铁)上行走,以证明是有耶稣基督的保佑。当时好像没什么大事,12天后,彼得就因烧伤过重而死。下图《发现圣矛》,自网络。
1095年11月27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Clermont-Ferrand,奥佛涅大区)发表了他那著名的鼓动演说,号召所有基督徒,拿起武器自发地前往耶路撒冷解放圣地,把圣墓教堂从穆斯林手中夺回来。
因身上佩戴十字架图案,号称十字军,凡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都能免罪,杀死异教徒不但没有罪,还能赎罪。这点成为基督徒对穆斯林大开杀戒的一个理由。
按照一些史书和影视作品的观点,很多参加十字军的人都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混子,但本书观点认为,还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力量为主要原因,即本节的标题,奉主之命。如果是混混的话,他们是不会那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所以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需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问题,不能用后人的眼光去评论古人,那样是愚蠢的。下图《乌尔班的演说》,引自网络。

书中提到了一下,拜占庭皇帝因不堪突厥人的侵扰,而请求十字军帮助。实际情况是皇帝甚至同意如果十字军能消除突厥人的威胁,东方教会愿意归顺到西方教会之下(这种态度已经很低调了)。其实这才是教皇最最关心的大事。当然,东西方教会从1054大分裂后,到现在也没有统一。
书中提到的安条克沦陷是1098年的事,本书前面多次提到过安条克(即现土耳其安塔基亚,也称安提阿、安提俄克)。下图《安条克沦陷》,自网络。

在攻陷安条克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插曲,在十字军被围困的危机时刻,一个法国人彼得.巴塞洛缪,说在梦中得知教堂下埋藏着“朗基努斯的圣矛”(前面也讲过的),结果果然被“挖”了出来。得到圣矛的十字军立刻打败了穆斯林(二战时希特勒也拼命寻找圣矛)。但有些人怀疑彼得是忽悠,于是彼得自己(自愿的,没人强迫)在碳火(书中说是被迫在烧红的烙铁)上行走,以证明是有耶稣基督的保佑。当时好像没什么大事,12天后,彼得就因烧伤过重而死。下图《发现圣矛》,自网络。
稍早前,戈弗雷的兄弟鲍德温向东(而不是向南)占领了埃德萨,建立了第一个拉丁国家,埃德萨伯国。鲍德温成为首位埃德萨伯国伯爵,鲍德温一世。
关于这几个十字军国家,本书P659页有张附图,可参考。不过我们后面还会再提及。
包围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在城外举行了一些祈祷仪式,城上的穆斯林守军还讥笑他们。热那亚人还赞助了几架攻城机。耶路撒冷即将遭破城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