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浮宫名画《托比亚医治父亲的眼疾》

(2015-04-09 20:11:25)
标签:

hemessen

多俾亚传

tobias

佛兰德画家

范·赫莫森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让·桑德斯·范·赫莫森《托比亚医治父亲的眼疾》Tobias Cures his Father’s Blindness
年代:1555,尺寸:H. 1.40 m; W. 1.72 m。1793年大革命中,没收自波旁-旁提耶夫家族。

卢浮宫名画《托比亚医治父亲的眼疾》

画的情节取自圣经旧约的《多俾亚传》(Book of Tobias),不过这部经只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将其做为正典,新教没有将其纳入正典,英国圣公会教把它最为次经但属于重要典籍。犹太教的《塔木德》多次提到过,连《死海古卷》中都有。《多俾亚传》也预言以色列人将来要回到耶路撒冷并重建城市和圣殿。
《多俾亚传》讲述的是公元前722年,以色列部落被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灭亡后,被掳去亚述的故事。(另一个部落犹太于前586年被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掠去巴比伦,即巴比伦之囚)。
多俾亚的父亲叫托比特(Tobit),虽被掳去亚述首都尼尼微,仍虔诚地相信上帝,常回忆起在耶路撒冷圣殿献祭的情景,并做了很多善事。由于上帝的眷顾,托比特被安排做了国王的采购,他在常去的玛待(米底王国,伊朗高原)寄存了些钱(大概10塔连特,不算少),在他认为他将要死去的时候,对儿子多俾亚做了好多嘱托,主要是怎样做个好人,敬畏上帝等等,最后才提到寄存钱的事,让他找个以色列同族的人一起去取。有位叫辣法耳的天使化成以色列人与多俾亚一同前往玛待,一路上天使不但帮多俾亚指路,还帮他娶到了一位以色列女子撒辣为妻,因恶魔缠身,撒辣之前嫁过七个男人都在结婚当日就死了,天使教多俾亚燃烧鱼肝和鱼心驱赶走了恶魔,最终取回了寄存的钱回到尼尼微。
这幅画就是多俾亚在天使的带领下从玛待回来时见到父母的情景。多俾亚回来时,他父亲托比特还是盲人,多俾亚用鱼胆治好了他父亲的眼睛,从此托比特又活了50岁,112岁时死后葬在了尼尼微,死前预言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要变为荒地,圣殿要被毁。多俾亚按照他父亲的嘱托离开尼尼微去往了玛待(米底),活了117岁,见证了尼尼微的灭亡。

画中的老人是托比特,身后的是他的妻子安妮,用手指触他眼睛的是托比亚,最左边的是托比亚的新婚妻子撒辣(Sarah),托比亚身后的是天使。

画的风格是半现实主义加半英雄主义,其雕刻般的人物形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戏剧感。这是赫莫森较为典型的风格,显得与北意大利风格相距甚远。


画家介绍:

让·桑德斯·范·赫莫森(Jan sanders van Hemessen)1500年出生于海米克瑟姆(Hemiksem,现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卒于1566年。赫莫森是佛兰德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Flemish Northern Renaissance)画家,他在当时的风俗画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赫莫森的风俗画作品主要描绘人类的弱点,例如贪婪和虚弱。
1520年,赫莫森前往意大利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拉奥孔(著名雕塑,现位于梵蒂冈博物馆),以及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1524年,他回到安特卫普,并作为大师加入了圣路加行业协会。
赫莫森的肖像画也影响到了他的女儿,他的女儿凯瑟琳也成为了一位佛兰德北部文艺复兴的画家。赫莫森1555年创作的油画《外科医生》是他的代表作,目前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the Museo del Prado),很期待去看看。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