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名画(19世纪法国画家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

标签:
girodet吉罗代.特里奥松阿拉达恩底弥翁夏多布里昂 |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1767-1824),法国画家,路易大卫的学生。自幼父母双亡,名字中的特里奥松,来自于他的保护人特里奥松。22岁时就在罗马获得了罗马奖。回到法国后,吉罗代创作了很多肖像画,其中有不少拿破仑家族成员的肖像。他还是法国绘画艺术学院的成员,并获得了圣米迦勒骑士称号及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后来他的创作能力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并于1824年死于巴黎。
吉罗代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所以他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的先驱。
《阿拉达的下葬》The Burial of Atala, also called Funeral of
Atala,1808年沙龙展。
尺寸:H. 2.07 m. ; L.: 2,67
m.
阿拉达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小说《阿拉达》中的人物。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北美的一次旅行。
阿拉达是一位信仰基督教印第安部落首领的女儿,爱上了异教部落的青年俘虏夏克达斯(Chactas),并且在夏克达斯即将被烧死时救了他并一起逃走,但因为阿拉达曾发誓不能与异教徒通婚,最后服毒自杀。夏克达斯最后皈依了基督教。这部戏剧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其情节符合法国大革命后全民期望用宗教来结束仇恨的社会背景。
画中的女子是刚服毒自尽的阿拉达,右侧的是一位神父,左侧的是她的恋人,悲痛的夏克达斯。

《熟睡的恩底弥翁》The
Sleep of Endymion,尺寸:H. 1.98
m. ; L.: 2,61 m. 年代:1791.
据希腊神话,恩底弥翁是一位牧羊人(或者猎人,或者是位国王),但是无比的英俊,被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也有说是阿尔忒弥斯)看上,希腊神话中不乏这种神与人的爱情故事,塞勒涅请求宙斯让恩底弥翁永葆青春,但凡人是做不到的,于是就只能请求宙斯让他永远沉睡,这样塞勒涅每晚就能来看他熟睡的样子。
这幅画的手法似乎有意摆脱大卫的影响。

《大洪水》Scene of
the Deluge ,尺寸:H. 4.41 m. ; L.: 3,41
m.
这个内容就不用解释了。这幅画曾在1806年与大卫的《萨宾女人》一起在卢浮宫展出,并获得十周年奖。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
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
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
,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
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
免误人。
后一篇:卢浮宫名画(安托万.让.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