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浮宫名画(18世纪法国画家两幅)

(2014-10-01 16:50:47)
标签:

皮埃尔.佩龙

新古典主义

让.杰曼.德鲁埃

明图尔诺

马略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让-弗朗西斯.皮埃尔.佩龙(Jean-François Pierre Peyron, 1744-1814),出生于普罗旺斯的艾克斯(Aix-en-Provence)被认为是同时期最优秀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之一,他是首位在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代重新采用百多年前普桑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画家,不过名气还是没有大过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雅克-路易.大卫尽管佩龙比大卫获得罗马奖Prix de Rome)的时间还要早。当他从罗马回到巴黎后,发现大卫的光芒已经让他无法超越了。不过在佩龙的葬礼上,大卫曾说过,是佩龙打开了我的眼界
阿尔刻提斯之死》Death of Alcestis,年代:1785,尺寸:H. 3.27 m. ; L.: 3,25 m. 
阿尔刻提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国王帕里阿斯的女儿,在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笔下,她为了救自己丈夫的性命,代替丈夫去死,不过最后关头还是被赫拉克勒斯救回来。阿尔刻提斯是夫妻恩爱的楷模,所以这幅画也可叫做《夫妻恩爱的英雄主义》(Heroism of conjugal love)。
此画为路易十六的收藏。
卢浮宫名画(18世纪法国画家两幅)
让.杰曼.德鲁埃(Jean Germain Drouais,1763-1788),法国画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肖像画家。德鲁埃是路易大卫早期的学生,曾刻苦学画,数周不离画室。1788年英年早逝于罗马,并葬于罗马。这幅画由作者的姑姑于1816年得到。
《马略在明图尔诺》Marius at Minturnae,年代:1786,尺寸:H. 2.71 m. ; L.: 3,65 m. 
据说这幅画是代表德鲁埃最高水准的绘画,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路易大卫两年前创作的《贺拉斯的誓言》。可惜被我拍的有点糊。
画的故事背景取自罗马共和时期马略与苏拉之间的内战。公元前88年,“同盟者战争”刚刚结束后一年,为了得到东方远征(镇压米特拉达梯六世的叛乱)统帅的头衔,69岁的盖乌斯.马略和50岁的苏拉开始了争夺,并引发了内战。马略没想到苏拉会带兵攻入罗马,血洗他的“平民派”,于是马略仓皇出逃,苏拉控制了罗马。
画中的情节正是马略逃亡过程中,在明图尔诺(Minturno,罗马与那不勒斯之间)被俘囚禁,因为苏拉下达了见到马略必须处死的命令,所以当局决定派一位辛布里人(Cimbri)奴隶去杀马略,在昏暗的囚室中拿刀的奴隶却被赤手空拳,年近70的马略的威严吓到,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扔下刀跑掉了。明图尔诺人觉醒了,他们放走了曾经的共和国执政官和英雄。
马略逃到了北非,组织了返攻,不久又杀回了罗马,苏拉的“贵族派”又遭血洗,据说有上千人被杀。马略重新当上执政官不久就死了,几年后苏拉又杀回罗马,又是一番屠杀,马略的亲戚凯撒(马略是凯撒的姑父)因为年纪小才得以幸免。马略的骨灰被抛到台伯河里。从此罗马由共和渐入独裁。
至于为什么派辛布里人去刺杀马略,是因为马略在之前的辛布里战争中几乎将日耳曼族的辛布里人灭族。

卢浮宫名画(18世纪法国画家两幅)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