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第六处至第九处)

标签:
苦路viadodrosa维罗妮卡面巾耶稣三次跌倒埃塞俄比亚正教会 |
分类: 2014以、约、巴 |
我们所经过的古老街上都有“Via
Dolorosa(苦路)”的标牌,还有街巷的名称。使用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英文。

到了第六处

苦路第六处,据中世纪的传说(圣经中没有记载的),耶稣在背着十字架路过这里时,一个犹太女人勇敢地上前用自己的面巾为耶稣擦拭脸上的血和汗,神奇的是耶稣的面容清晰地印在了面巾上。这个女人就叫做维罗妮卡,印有耶稣面容的面巾被称作“维罗妮卡面巾(Veil of Veronica)”。 12世纪时在被认为是圣维罗妮卡家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小教堂,但现在很少对外开放。


街边的电话不知能不能打给上帝。(曾听过一个笑话,梵蒂冈的教皇有个电话据说可以打给上帝,每分钟39美元,于是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也弄了一部打给上帝的电话,每分钟0.15美元,教皇不解,以色列人说我们这里离上帝最近。属本地通话。)

现在来到第八处。

第八处:在四部福音书中只有《路加福音》23:27-31有记载,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到了第六处

苦路第六处,据中世纪的传说(圣经中没有记载的),耶稣在背着十字架路过这里时,一个犹太女人勇敢地上前用自己的面巾为耶稣擦拭脸上的血和汗,神奇的是耶稣的面容清晰地印在了面巾上。这个女人就叫做维罗妮卡,印有耶稣面容的面巾被称作“维罗妮卡面巾(Veil of Veronica)”。


街边的电话不知能不能打给上帝。(曾听过一个笑话,梵蒂冈的教皇有个电话据说可以打给上帝,每分钟39美元,于是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也弄了一部打给上帝的电话,每分钟0.15美元,教皇不解,以色列人说我们这里离上帝最近。属本地通话。)

现在来到第八处。

第八处:在四部福音书中只有《路加福音》23:27-31有记载,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耶稣对这些虔诚的妇女们所说的意思是因为他已经预见到大约40年后的罗马人对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毁灭。她们的后代将会遭到灭族之灾,她们应该为自己哭泣。
现在这个地方是个希腊东正教的修道院(Saint
Charalampos),墙上的十字架下方的NIKA是希腊语胜利的意思(胜利女神尼凯),在此意寓耶稣最终的胜利。上面的IC
XC是希腊语耶稣基督的缩写,这种写法在希腊语为主的东罗马帝国内非常常见。


一个妇女带小孩回家,怎么看着有些像北京的胡同呢。
科普特东正教耶路撒冷教区主教堂以及圣安东尼科普特修道院。

上面的AD325,说明教堂及教会相当有些年代的了。科普特教会,全名亚历山大埃及科普特正教会(orthodoxos ente alexandrias),是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地区最具规模的基督教教会,属于东方正统教会的一支。在世界各地也拥有大批信众。


右边的小门是海伦娜(太后)科普特东正教堂。圣海伦娜(Queen Helen),居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对基督教影响巨大的一个女人,后面再介绍。

教堂里面不大,简单看了看。


现在来到一个小空场,下面估计是圣墓教堂的地下部分。


很多人排队进入一个小门

还有人在小门前与一男一女坐着的两个黑人合影,还给他们钱。这两人似乎有点不一般。

原来这个小门进去是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修道院(Ethiopian Orthodox Monastery),埃塞俄比亚正教会历史上一直是科普特正教会的一个分支,1959年分离出来。据圣经《列王记》上-10记载,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非常仰慕所罗门王,前来以色列追求所罗门王,并带来120他连得(估计是塔兰特,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东使用的重量单位)金子和宝石与极多的香料。据说示巴女王为所罗门王生了一个黑人私生子(圣经上没有说),所以许多埃塞俄比亚人都认为他们是所罗门王的后代。而第一圣殿被毁后消失的约柜可能去了埃塞俄比亚也是跟这些传说相吻合的。前面那两个人据说就是所罗门王的后代。

修道院小教堂内非常狭窄,人们排着队在跪拜。右侧墙上的画猜测可能是示巴女王拜见所罗门王。

东正教的十字架


出了埃塞俄比亚正教修道院,就是苦路的最后五站,圣墓教堂。

上面的AD325,说明教堂及教会相当有些年代的了。科普特教会,全名亚历山大埃及科普特正教会(orthodoxos ente alexandrias),是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地区最具规模的基督教教会,属于东方正统教会的一支。在世界各地也拥有大批信众。


右边的小门是海伦娜(太后)科普特东正教堂。圣海伦娜(Queen Helen),居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对基督教影响巨大的一个女人,后面再介绍。

教堂里面不大,简单看了看。


现在来到一个小空场,下面估计是圣墓教堂的地下部分。


很多人排队进入一个小门

还有人在小门前与一男一女坐着的两个黑人合影,还给他们钱。这两人似乎有点不一般。

原来这个小门进去是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修道院(Ethiopian Orthodox Monastery),埃塞俄比亚正教会历史上一直是科普特正教会的一个分支,1959年分离出来。据圣经《列王记》上-10记载,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非常仰慕所罗门王,前来以色列追求所罗门王,并带来120他连得(估计是塔兰特,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东使用的重量单位)金子和宝石与极多的香料。据说示巴女王为所罗门王生了一个黑人私生子(圣经上没有说),所以许多埃塞俄比亚人都认为他们是所罗门王的后代。而第一圣殿被毁后消失的约柜可能去了埃塞俄比亚也是跟这些传说相吻合的。前面那两个人据说就是所罗门王的后代。

修道院小教堂内非常狭窄,人们排着队在跪拜。右侧墙上的画猜测可能是示巴女王拜见所罗门王。

东正教的十字架


出了埃塞俄比亚正教修道院,就是苦路的最后五站,圣墓教堂。
前一篇:苦路(第一处至第五处)
后一篇:耶路撒冷圣墓教堂—苦路最后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