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尼教堂的国王墓葬(二)加洛林王朝

标签:
矮子丕平丕平献土洛伦佐.瓦拉路易三世卡洛曼二世 |
分类: 2013法、西、英 |
下图中的两座石棺分别是著名的矮子丕平和他的王后。靠里面的是丕平,外面的是他的王后贝尔特拉达。

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714-768),准确的应该是丕平三世,751年加冕为法兰克国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加洛林是古日耳曼语查理的变异,也就是查理家族后裔的意思。丕平的父亲就是前面所介绍过的宫相查理马特,查理马特时国王已经成为虚设,737年国王提奥德里克四世死后,查理马特没有安排新的国王,但他自己也没有僭位称王(这种事情在中外历史上都很多,诸如曹操、司马懿、卡佩家族等,反正江山早晚都是自己家的),大约有6-7年的空位期。741年查理马特去世,丕平和他的哥哥卡洛曼继任宫相,但他的哥哥卡洛曼因崇迷基督教出家修行了(这是一种主流说法),宫相的大权就落在丕平一人手中了。743年丕平安排希尔德里克三世继位(Childeric III,依旧是摆设)。751年,丕平派人去试探教皇匝加利亚(Pope Zachary),是有权无名的人适合当国王呢,还是徒有虚名的人适合当国王呢,教皇此时由于受到伦巴第人的威胁,非常希望有实力的人来保护教廷,因此在假装深思熟虑后告诉使节,还是有实权的人适合当国王。于是丕平“听从上帝的安排”废掉了这位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君王,把他送进修道院,于751年自己加冕称王,罗马教皇还派了一位大主教去巴黎为他加冕。而作为回报,丕平出兵意大利并俘获伦巴第国王,并将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土地献给教皇(时任教皇史蒂芬二世),即所谓的教皇国,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Donation of Pepin)。这时东罗马帝国对教廷不再寻求东罗马的庇护(其实他们根本也顾不过来)转而寻求蛮族人的保护有些不满了,就要求归还教皇国的领土(之前被伦巴第人抢去的)。于是教廷使用了一份伪造(到底是什么人伪造的,查不到资料)的君士坦丁大帝捐赠书(Donatio Constantini),大致是君士坦丁大帝为了感激上帝(治愈麻风病)将迁都君士坦丁堡,而将罗马及附近的土地赠送给教廷。拜占庭帝国居然没有发现这封信是伪造的,也就默认了。直到将近七百年后意大利人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才发现了这封信的破绽,证实了这封信是伪造的。

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714-768),准确的应该是丕平三世,751年加冕为法兰克国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加洛林是古日耳曼语查理的变异,也就是查理家族后裔的意思。丕平的父亲就是前面所介绍过的宫相查理马特,查理马特时国王已经成为虚设,737年国王提奥德里克四世死后,查理马特没有安排新的国王,但他自己也没有僭位称王(这种事情在中外历史上都很多,诸如曹操、司马懿、卡佩家族等,反正江山早晚都是自己家的),大约有6-7年的空位期。741年查理马特去世,丕平和他的哥哥卡洛曼继任宫相,但他的哥哥卡洛曼因崇迷基督教出家修行了(这是一种主流说法),宫相的大权就落在丕平一人手中了。743年丕平安排希尔德里克三世继位(Childeric III,依旧是摆设)。751年,丕平派人去试探教皇匝加利亚(Pope Zachary),是有权无名的人适合当国王呢,还是徒有虚名的人适合当国王呢,教皇此时由于受到伦巴第人的威胁,非常希望有实力的人来保护教廷,因此在假装深思熟虑后告诉使节,还是有实权的人适合当国王。于是丕平“听从上帝的安排”废掉了这位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君王,把他送进修道院,于751年自己加冕称王,罗马教皇还派了一位大主教去巴黎为他加冕。而作为回报,丕平出兵意大利并俘获伦巴第国王,并将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土地献给教皇(时任教皇史蒂芬二世),即所谓的教皇国,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Donation of Pepin)。这时东罗马帝国对教廷不再寻求东罗马的庇护(其实他们根本也顾不过来)转而寻求蛮族人的保护有些不满了,就要求归还教皇国的领土(之前被伦巴第人抢去的)。于是教廷使用了一份伪造(到底是什么人伪造的,查不到资料)的君士坦丁大帝捐赠书(Donatio Constantini),大致是君士坦丁大帝为了感激上帝(治愈麻风病)将迁都君士坦丁堡,而将罗马及附近的土地赠送给教廷。拜占庭帝国居然没有发现这封信是伪造的,也就默认了。直到将近七百年后意大利人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才发现了这封信的破绽,证实了这封信是伪造的。
教皇为丕平的加冕也为日后欧洲君主进军罗马加冕才算真正的君权神授开了先河,同时也使君权和神权之间的合作与博弈不断的交替进行。
丕平也是不断地开疆扩土,四处征战,为日后查理曼帝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768年丕平去世后,葬于圣德尼教堂。按照法兰克的习惯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查理(日后的查理大帝)和卡洛曼一世。
关于矮子丕平的身高,还真是很难查到任何相关资料,但据考证他的儿子查理曼的身高却达到1.92米。
贝尔特拉达(Bertrada of
Laon或Berthe,726-783),拉昂伯爵的女儿,丕平的妻子,查理大帝的母亲,751年加冕为王后。783年去世后,查理大帝将她葬于圣德尼教堂。(上图中外侧)
查理曼(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于公元800年在罗马被教皇正式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并建都亚琛(Aachen,现德国),814年查理大帝死后葬于亚琛大教堂,所以就没有葬在这里。
(下图)查理曼的弟弟,卡洛曼一世(Carloman
I,751–771),丕平死后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哥哥查理(后来的查理曼)和弟弟卡洛曼(卡洛曼一世,首府苏瓦松),兄弟两得关系不是很融洽,查理曼认为自己是长子,而卡洛曼认为自己是正式婚生子(传说查理曼是丕平与贝尔特拉达婚前所生),而且查理曼所分得的领土比弟弟的富有。他们的母亲贝尔特拉达虽然更偏爱查理曼些,但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也时常调和兄弟俩之间的关系。但卡洛曼只活了20岁就死了,查理就将弟弟的国土吞并了,这件事引起了卡洛曼的王后的怨气,她就带着孩子投奔了伦巴第,这也是引发后来查理曼攻打伦巴第的诱因之一,卡洛曼一世的王后和孩子最后被查理曼送进修道院。卡洛曼一世死后葬于兰斯,13世纪移到圣德尼教堂内。
(左边内侧)卡洛曼一世;
(左边外侧)厄尔特鲁德(Ermentrude,825-869,奥尔良),凡尔登条约后获得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的王后;
(右边内侧)菲利普王子(Phillipe,1116-1131),卡佩王朝路易六世的长子,曾被父王加冕与父王共治,但死
在其父之前,未能单独执政,所以没有封号;
(右边外侧)卡斯蒂尔的康斯坦丝(Constance of Castile
,1140-1160),卡斯蒂尔王国(现西班牙)的公主,路易七世的王后,路易七世则是菲利普王子死后而接替其兄与父王共治,后来成为法兰西国王的。
路易三世(Louis
III,863-882)和卡洛曼二世(Carloman
II,866–884)是兄弟两,西法兰克国王路易二世(口吃者)的儿子,查理大帝的第四代直系子孙。弟兄二王共治(估计也很少见),当哥哥路易三世骑马意外身亡后,卡洛曼二世成为西法兰克唯一国王,但两年后也在一次狩猎的意外中死去。由于他们兄弟两都是不到20岁死的,所以都没有子嗣,而他们的同父异母弟弟查理(日后的查理三世)年纪又小,只好由他们的叔叔东法兰克国王胖子查理摄政,胖子查理死后由卡佩家族的厄德一世上位,厄德一世死后,查理三世才得以继位(号称糊涂王)。他在位期间,北欧海盗在西法兰克境内建立起了强大的诺曼底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