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标签: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世界最老酒店圣地亚哥大教堂圣雅各 |
分类: 2013法、西、英 |
莱昂休息过后,继续赶路前往圣地亚哥。

进入圣地亚哥城区时将近晚上7点,找车位又是费了一些周折。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语:Santiago de Compostela;意为“繁星原野的圣地亚哥”)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首府。相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安葬于此,是天主教朝圣胜地之一。圣地亚哥在四世纪前曾是罗马人的公墓所在(再早之前可能有凯尔特人),公元400年后,盘踞在加利西亚和葡萄牙的苏维汇人占领了此地,此时罗马帝国开始分崩离析,到了6世纪,苏维汇人的王国归附了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8世纪,这里也曾被摩尔人侵袭过。9世纪,圣雅各遗骨被发现,据说连查理大帝(查理曼)都对发现圣雅各墓做出过很大的支持。10世纪时,这里已经被称作“孔波斯特拉”。到了11世纪中叶,这里已经成为仅次于罗马和耶路撒冷的天主教第三大朝圣圣地。12世纪成为大主教区。19世纪拿破仑战争期间,圣地亚哥被法国人洗劫,圣雅各的遗骨失踪了近百年,被藏在城内某个教堂的地下墓室。

天还很亮,酒店住下后马上出门。

走路不远就看到了大教堂的尖塔。

满街的游客,有相当多的是朝圣者。

来自各地的朝圣者就像早就认识了似的。

大教堂前的广场Praza do Obradoiro,Obradoiro是加利西亚语工人(或石匠)的意思,源于这个广场曾经是建造教堂时堆料和施工的场地,所以也被称作工人广场。广场的西侧(图中左边的建筑),是十八世纪的拉霍伊宫(Pazo de Raxoi),现在是市政厅。

第一眼看见这座教堂时,感觉就是震撼和独特。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座教堂是1075年在原教堂被毁的基础上建造的。后又历经了数百年的不断改建扩建,使得教堂同时具有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

全世界叫圣地亚哥的城市有好几个,比如在智利、古巴、阿根廷、巴拿马、多米尼加(它们的名字后面也有德.智利、德.古巴等),大多数是在南美,这是因为1492年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使得这些地方成为了西班牙殖民地,而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才是正根。圣地亚哥的名字源于“圣雅各”的加利西亚语化。据中世纪的传说,公元813年,一位牧羊人(也有说是位隐士)根据夜空中一颗特别亮的星星的指引,发现了圣雅各的埋葬处,于是牧羊人马上通知了大主教,大主教即刻告知了国王阿方索二世,于是国王下令在发现圣徒遗骨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大教堂。当初是罗马式的,随后的数百年间教堂不断地被改建、扩建,使得教堂同时具有了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风格。

大教堂的正门(西门)入口,我们去的时候在修缮。

此时将近晚上10点,太阳刚刚要落山。太阳左边的是市政厅,右边的是一个古老的酒店Hostal dos Reis Católicos。

酒店现在是西班牙国有经营,据说是世界上最老的酒店,它是1492年由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和斐迪南二世国王为前来朝圣的朝圣者们修建的医院兼旅店(1499年建成)。500多年的酒店,有机会的话真是值得一住。
酒店的大门,中文名:圣地亚哥-天主教皇旅馆,英文名:Parador de Santiago - Hostal Reis
Catolicos 。

酒店大门上方的雕塑。

大教堂的北门,早在1211年是一座罗马式的大门,1758年毁于火灾,于是新建了这座具有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门,最高处是圣雅各像。原来立面上的一些雕像被放置在了南门。

教堂北门外的广场和建筑,无暇去看了。

广场上的罗马教宗若望.保罗二世像。


教堂东侧的昆塔纳广场(Quintana Square),这里非常热闹。

教堂的东面有两座大门,一是正中的神圣门(Holy door),门的两边有24位先知和使徒雕像。这个门被栏杆封住,只有当圣雅各节(7月25)赶上是星期天的年份才开。高高的钟塔则是始建于1316年,高达75米。

另一座大门是国王门(Royal
door),只有王室成员才能出入,这座巴洛克风格的门建于1666-1700年间。

可能是晚上要进行的长跑比赛。

台阶上几乎坐满了人。

我们也在左边的小餐馆门外吃的晚饭。

朝圣者经历了漫长的旅途,现在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个中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吃晚饭的餐馆门前

照片无法还原现场音乐和歌声的美妙。

为了拍张教堂的夜景,特地等到天黑下来,当然也在感受朝圣者们的狂欢。

此时已是晚上11点了,可街上还在进行着长跑比赛活动。

次日清晨早早去教堂,街上还没什么人。

老城区古老的房屋,曲折蜿蜒的小街小巷,静静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喧嚣。




教堂前的广场,东边的阳光刚好照在西边的市政厅。昨晚在此刚刚拍过日落。

教堂北侧的门洞里,好像永远在有人吹着风笛。

教堂的南门外罗马式的小广场,早晨还没什么人。

中午时分,游客开始多了起来。

来自世界各地大批的朝圣者。

教堂的南门,是唯一保留下来的罗马式立面,建于1101-1117年间。后续的年间不断有些从其他立面移过来的雕塑。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藏着一个大大的“扇贝”。扇贝的意义以后再讲。

教堂西面是正门,也是圣地亚哥的标志性建筑。16世纪后不断修缮,现在的外观是18世纪巴洛克式风格(西班牙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师费尔南多的设计)改建后的结果。右边的高塔代表圣雅各的母亲玛利亚.萨洛米,左边的高塔代表圣雅各的父亲西庇太。



1985年圣地亚哥大教堂连同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老城一起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间塔高处渔夫装扮的圣雅各像


圣雅各下方的两个塑像分别是他的两个门徒,他们都是朝圣者的装束。


很少开放的教堂正门呈十字型。下方的阶梯建于17世纪。


猜测是西班牙王室的徽章

大教堂东边的一个小教堂
前一篇:过路莱昂
后一篇: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