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名画《阿米达和里纳尔多》

标签:
解放的耶路撒冷塔索里纳尔多阿米达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
《阿米达和里纳尔多的同伴》Armida and the Companions of Rinaldo,年代:1685–90,尺寸:H.0.95 m; W.1.08 m。
卢浮宫中这个题材的画似乎不多,画的题材取自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讲述的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
画中的情节是女巫阿米达(半裸的女人)正在引诱两位十字军战士,他们是来寻找和解救被阿米达迷惑并困住的十字军将领里纳尔多。
《解放的耶路撒冷》是一部叙事长诗,作者的创作灵感受荷马和维吉尔的影响,尤其是关于战争的场面。女巫阿米达试图杀死里纳尔多,但却爱上了他,于是用魔法把他迷惑并引到一个神秘的岛上,使里纳尔多沉迷于享乐和爱,但后来被两位勇敢的骑士(图上的那两位)找到,并给了他一面宝石的镜子,使他清醒过来重新投入战斗,而此刻阿米达的心碎了,试图自杀,但又被里纳尔多及时发现并阻止,后来里纳尔多劝阿米达皈依了基督教。
《解放的耶路撒冷》是一部叙事长诗,作者的创作灵感受荷马和维吉尔的影响,尤其是关于战争的场面。女巫阿米达试图杀死里纳尔多,但却爱上了他,于是用魔法把他迷惑并引到一个神秘的岛上,使里纳尔多沉迷于享乐和爱,但后来被两位勇敢的骑士(图上的那两位)找到,并给了他一面宝石的镜子,使他清醒过来重新投入战斗,而此刻阿米达的心碎了,试图自杀,但又被里纳尔多及时发现并阻止,后来里纳尔多劝阿米达皈依了基督教。
这个题材也被改变为许多戏剧和音乐剧。
画家:
Giuseppe Passeri(1654-1714)意大利罗马人,巴洛克时期画家。
Giuseppe Passeri(1654-1714)意大利罗马人,巴洛克时期画家。
(以下摘自百度)托夸多·塔索(Torquato Tasso
1544~1595),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1581首版)。长诗以11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背景,写戈特弗里德·布留尼统帅十字军从回教徒手中夺取耶路撒冷的故事。长诗贯串着十字军骑士跟穆斯林女战士的爱情线索,着力描写爱情对基督教信仰的胜利,歌颂现世生活的欢乐,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但长诗赞美十字军功绩,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教会势力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和镇压异端的要求。长诗曾引起持宗教保守观念的学者的尖锐批评。写过一篇未完成的喜剧,一篇模仿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的《托里斯多国王》(1573~1586)但没有被注意。跟环境及自我内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终致精神失常,长期被禁疯人院,贫困逝世。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前一篇:登泰山(下)
后一篇:卢浮宫名画(岩间圣母-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