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广西.兴安)

标签:
旅游广西兴安灵渠湘江漓江陡门大小天平铧嘴史禄 |
分类: 广西 |
灵渠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也叫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由于是在秦朝开凿的,又叫秦凿河。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完成统一局面,在北击匈奴的同时,又南征岭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他根据当时需要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作出了“使监(御史)禄(人名,一名史禄)凿渠运粮” (《史记·主父偃传》)的决定。在杰出的水利家史禄的领导下,秦朝军士和当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艰苦劳动,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终于修成了这条运河。这条运河成了打开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可灵渠的名气跟长城不知道怎么比。
景区正门
收费(门票60元,在同程网订54,这点确实比长城还牛,长城门票45)的只是在游览图的右边一半的区域,主要的水利设施都在此段,廖家桥以后到秦皇宫一半都是免费的。
其实灵渠有30多公里长,兴安这里是起点,一直到大溶江。
四贤祠
坐船是单收费的哦。
灵渠上的陡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就是用木桩将此水闸堵死,使水位抬高就可以过船。
横断湘江的"人"字坝就是大小天平坝,近端是小天平,远处的是大天平,借鉴了都江堰的技术。它是灵渠的精华工程,其巧妙的设计,精当的构造,甚称当世一绝,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称天平坝,它经受住了几千年的惊涛骇浪,却依然牢固如初,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使湘水入漓,进行三七分流,其历史价值和科学含量已成为水利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陡阁 1941年10月,李宗仁先生参观灵渠后,对灵渠很是难忘,遂令兴安县政府在南陡的北岸建一座观景阁,1942年观景阁建成后,由李宗仁先生命名为南陡阁,并亲笔书写了阁名和撰联一对"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登亭远眺,大小天平、铧嘴等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其实现在最好的观景处是在附近的小山上。
南渠
远处小山的亭子就是临源楼
灵渠上各种各样的桥很多。
四贤祠内
古树吞碑
飞来石
泄水天平,
景区后门,出了后门就是水街,下午快下班时,这里就没人买票了,当地人都是随便出入的,如果您能让人看不出是外地人,也可免费进入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