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老屋穆

(2024-01-30 09:41:03)
分类: 乡居闲草

“穆”,在甲骨文中的构形本义花之华美有文彩,又“华美”引申为美好。因为恭敬则和美,故“穆”又引申为恭敬。古籍中记载,所谓“穆”者,和也,美也,敬也,厚也。

“穆”表“华美”之义,上古文献中有不少例子,如《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尚书·舜典》“四门穆穆”,这里的“穆”都是美好的意思《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毛传曰:“穆穆,美也”,《释训》曰:穆穆,敬也。都是这个意思。

武汉江夏五里界街孙家店村,就有这么一个和美、敦厚、民风淳朴的古村落老屋穆湾

上个周末,冬阳和煦,天气晴好,我推出自行车,决定前往老屋穆湾一探。

老屋穆湾位于江夏区有名的赏花经济带梁子湖大道旁,距离江夏区政府所在地纸坊街道约二十公里。按照手机导航的指引,我骑行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老屋穆湾。

村口,就看见村口矗立着一座高的门楼,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门灰黑色的横梁上镶嵌着“老屋穆”三个镏金大字。门楼两边镶嵌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无布衣”,下联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贤才”。门楼背面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洪武迁徙五里三甲虎丘地”,下联是“戊戌立楼六合八泰龙云天”,横批是“和穆家风”。正面的对联彰显出老屋穆湾人的崇德钟书、锐意进取精神背面的对联则交代了村湾的渊源历史、建楼时间。

从这两幅对联和门楼旁边一块“村情简介”木牌上所载的资料可知,老屋穆湾的始祖系于明初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徙而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个底蕴深厚、钟灵毓秀的古村落。

站在村口,放眼四望,整个房屋错落有致,飞檐斗拱翘角、灰砖青瓦门楼,处处佳木葱茏,绿竹依依。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筑起雪白的栅栏,栅栏里种满了各种果树和景观树,虽然是隆冬时节,依然是满眼绿意,生机盎然

走过门楼,村口左边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分类亭等公共设施,路边树立着村规民约木牌主要内容是要求湾里人要恪守忠孝节义传统,对来访客人热情友好,以礼相待。

总体上看,村民的房屋基本上是坐北朝南,纵向排列成较为整齐的四行。村中道路全部为干净整洁的沥青路,其中外围为一条较宽的环形路,围绕湾子一整圈,另有东西向道路三条,南北向道路若干,全部与外围的环形路相交,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直达各家各户门口。每条道路沿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可以想见,一到晚上,湾子里肯定是一片光明

再看房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在路边的老屋穆湾名人文化艺术村,红底白字招牌,十分醒目。据悉,目前30多位省内外知名的作家、艺术家入驻,他们经常在这里创作展示交流作品,创作的作品涉及诗文、国画、石画、版画、雕刻、书法诸多艺术品类。名人文化艺术村项目的入住,不仅增添了旅游的亮点,让这里的艺术气息越发浓郁,增强了古村落的文化气息提升了村湾文化品位,也盘活了村民闲置房屋,有效带动了村湾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转过文化艺术村往东,就是老屋穆湾的正向。最前面一排民房中,大部分是民宿,也有一家名为和穆民居 的小酒楼,里面正在营业。湾子东面和东北方向,是一片水清质好的生态养殖鱼池,这里是湾子的“垂钓中心”,有些游客趁着周末闲暇时光来这里垂钓,享受难得的放松。

湾子北面,是湾子的后头山。后头山的苍松翠竹,在微风的吹拂下,枝叶婆娑,沙沙作响,似在向游人点头或招手致意。稍远处,是大片的设施农业园。设施农业园分成几个片区,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内,种植的是红心火龙果,面积约有几十亩。再往西,是覆盖着黑色遮阳网的柑橘种植区。从旁边的标牌上得知,这里是中国名果金奖产品华中农业大学柑橘新品种引进选育及生态栽培基地,里面主要种植的是精品水果爱媛28”果冻橙。果冻橙基地以北,还有阳光玫瑰葡萄、草莓园等水果、蔬菜采摘园。

察看完采摘园,返回湾子北面主路上,由东往西,在快到西边路口处,又有一家名为聚穆缘农庄”的酒楼,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原来是村里一户人家正在这里举办小孩周岁喜宴。道路出口处,有一家分成内外两间的商亭,经营副食、百货,一些村民、游客正在里面选购商品。

湾子正西面、紧邻梁子湖大道的路边,又有一家高端、大气的“梁湖湾”酒店。这样一圈走下来,这个不足80户,300来人的小湾村,从事餐饮的就有三家。

湾子环形路的两边,每隔二三十米远,就有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上面都是一些诗人的诗作。其中,既有鲁奖诗人车延高,湖北省、武汉市作协副主席田禾、张执浩、王新民,《人民文学》诗歌编辑部主任朱零等名家的作品,也有周天国、陈三平等江夏本土草根诗人的作品。由此,这条环形路,也就成为了老屋穆湾名副其实的诗歌文化长廊。

除了名人文化艺术村、诗歌文化长廊外,老屋穆文化建设的另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利用村民房屋外墙打造法治文化为主,穿插以蓝天白云、田园风光图片为辅的文化墙,使得整个湾村既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又美化了环境。

在村落中穿行,随处可见湾中一些爹爹、婆婆三三两两坐在门前、树下,或打扑克,或唠家常,间或传来几声鸡鸣狗叫,整个湾村显得古朴宁静。

在湾子出口处,60多岁的村民老穆正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我向老穆打听湾子建设情况。老穆说,以前,老屋穆也和周边大多数村庄一样,非常贫穷脏乱差现象严重,满湾子都是残破的民房脏乱的环境泥泞的道路什么鸡粪、猪粪,牛粪,到处都是,一下雨连脚都没地方下,年轻人大部分都进城谋生,湾子空心化严重2014年,通过政府引导、村级组织、村民参与的方式,他们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66栋民房、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经过两年的努力,这个曾经破败不堪的古村落变成了现在游客们看到的灰瓦白墙草绿花红田园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整齐划一的风格整洁的村道幽静的环境走进村里的人眼前一亮。2016年,老屋穆被“省级生态宜居村湾”。凭借别具一格的村湾面貌老屋穆湾吸引了一批艺术家远离闹市在村里设立工作室。他们到这里创作,寻找灵感这里也就成了名人文化艺术村名人租赁了湾子的民房,给农户增加了收入,为湾带来了人气。随着文化名人入住,湾的文旅产业逐渐起步,有效带动了村湾旅游产业。每逢双休、节假日,到湾子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湾子里一些外出的人也纷纷回乡创业开办民宿、餐馆、茶座、咖啡屋等等整个村湾更具活力。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16年,湾子又将梁湖大道东西两侧的1000多亩土地和几十亩鱼塘,全部流转家生态农业公司发展果蔬采摘和水产养殖。生态种植基地里,草莓、羊角蜜、火龙果、无花果、苹果、柿子等等应有尽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光是葡萄园里的葡萄品种多达近十种,黑巴拉多、阳光玫瑰等名品更是备受青睐。现在,许多村民在果园做工,每个劳力每年收入五六万元加上土地流转房屋出租等,一年下来,每户收入10多万元,高的达到二三十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走出老屋穆湾子,再次回望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小村庄,我心中不胜感慨。昔日穷乡僻壤的老屋穆湾,今天之所以能够破茧成蝶,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不正是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作用的鲜活例证吗?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会有更多的传统村庄实现华丽转身,向我们展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乡村的明天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