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岳父写的一篇报道

(2022-07-01 14:24:44)
分类: 乡居闲草

蹒跚学步写作路(二十五)

 

为岳父写的一篇报道

 

在为家人写的报道里,还有一篇小通讯,是关于我的岳父含辛茹苦育子孙的感人事迹的。

我和妻子于1996年元月底成家。妻子是本乡田铺村人。

妻子原本是四兄妹,她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其中,大哥是老大。1981年,她的大哥结婚成家,第二年生下一个侄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大舅哥在湖中采藕时不慎溺亡,抛下妻儿父母撒手而去;半年后,舅嫂丢下几个月的孩子改嫁当时,妻子才12岁,还在读小学;姐姐刚刚远嫁通山,二舅哥正在读初中。

面对这残酷的打击,年过五旬的岳父母痛不欲生。但为了后一代,他们咬紧牙关硬挺了下来。他们老两口不仅没日没夜地种好20多亩责任田,供妻子兄妹俩上学,还要担负起养育孙儿的重担。

内侄因为过早失去母爱,没有母乳哺育,身体素质差,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每当孩子生病,无论风霜雨雪,烈日酷暑,也无论白天黑夜,岳父总是背起孙儿赶到五里外的乡卫生院诊治,不敢有半点马虎。卫生院的医生一提起他爷孙俩,就有谈不完的话题。小孙子在老两口一口水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的精心抚喂下,慢慢长大九十年代初,岳母又为腰椎骨折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岳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尽管如此,但他始终没有向困难屈服,一直到把三个子孙抚养成人。

1997年9月中旬的一天,乡里分管妇女儿童工作的副乡长兼妇联主席祝晓娟同志把一个大红荣誉证书交给我,让我转交给我的岳父。她说,你老亲爷(岳父)被武汉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市百名好家长”。当时,我的岳父已经66岁。内侄正在上初中三年级。

岳父不向厄运低头的坚韧性格,宽厚无比的爱心,在当地有口皆碑,值得宣传一下。于是,我就以岳父这次获得市级表彰这件事为新闻由头,写成一篇报道《含辛茹苦育子孙 年近古稀获殊荣---农民郝仕长获市“百名好家长”荣誉称号》,在当年10月1日的《江夏报》上刊发了出来。于是,就有了我为岳父写的这篇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