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n486.com/web/tu/Horizontal/00081.gif
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曲阳艺术大师的杰作,曲阳石雕以水果、动物、车马、走兽、人物和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为题材而雕刻的,作品畅销海内外。
上周,好友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刘向阳,将我们一行几人从驻地北京,召到了富有神奇色彩的雕刻之乡河北曲阳,来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终于让大家凤愿此地,曲阳正以历史的鼓声和现代的 |
 |
乐曲欢迎着我们。行程虽短期,但我们受益非浅,向导刘向阳是本地摄影协会主席,在他的热情带领下,我们如期的参观了定窑遗址和定瓷生产车间,拜访了当今有名的石雕大师和现代石刻以及泥塑艺人,进一步了解厚重历史感的北岳庙,到农村拍摄了当地老房子和留守老人,也对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曲阳这遍充满神奇的土地,以它那美丽的风采迎接着更多的中外游人。
http://www.cn486.com/web/tu/Horizontal/00081.gif
曲阳雕刻艺术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自西汉时期开始,曲阳工匠就采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曲阳县城南那座“狗塔”,传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被一只义犬相救,死里逃生,才得以后来他登上九尊,为此他召集当地工艺名师,为那只心爱的义犬刻像,建塔纪念,报答恩情,有情有义的光武帝刘秀。
p3 窈窕淑女舞翩跹
P4 因为曲阳雕刻渊源流长,层出不穷的雕刻艺人,用钢钎铁锤传承了生生不息的雕刻艺术。
P5: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雕刻技艺惊赞绝伦。
P6
http://www.cn486.com/web/tu/Horizontal/00081.gif
唐时曲阳成为中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至元代,曲阳石雕已享有盛名,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民间雕刻艺人。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感谢一代雕刻家,让我们今天有幸目睹雕刻历史的辉煌。
P8: 栩栩如生的每一件雕刻工艺,将近代和古代的距离拉近,历史正在朝着美好的明天迈进。

p9
http://www.cn486.com/web/tu/Horizontal/00081.gif
“凿壁偷光”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汉代主人公匡衡幼年好学,家里条件又不允许晚间使用照明,只能借助邻居家的光线反射石壁,以此努力学习,这个成语故事也鞭策后人努力上进,知识才能打开智慧的天窗,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向主人翁匡衡好好学习,把美好的创意留给人间,留给未来。
p11:万众一心,日月同辉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阖家欢乐
p18
p19
http://www.cn486.com/web/tu/Horizontal/00081.gif
 |
北魏时曲阳石雕已独具风格,引领全国,属上乘佼佼者。当时,全国各地信奉佛教,大力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
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等年号和作者姓名。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出自曲阳县人。曲阳人用勤劳和智慧,展示了中华的传统工艺并把美好献给了世界,让我们记住曲阳县人。
|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曲阳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小锤叮当响,庭院出厂房,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意思是刚会走路的孩童也会雕刻,雕刻在曲阳开花并繁育了下去,祝福曲阳人,为曲阳雕刻文化后继有人开心。愿曲阳石刻永远立于世界之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