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永远
——电影老艺术家风采依旧
P1:明星谱
P2:荆兰
P3:杨静
P4:鲁非
P5:李新
P6:著名导演吴天明
是自学成材的中国内地著名男导演。在著名导演崔嵬的关怀的指导下,他学到了许多导演艺术知识,也学到了老导演身上那种对艺术的执着感和责任感。
P7:
P8:吕彤羽,吕正操之子
P9
P10:吴克勤(胖墩)
《拍戏趣事》来源于网络,谢谢作者!
银幕上,嘎子摔跤输给了胖墩后不服气,竟在胖墩肩上咬了一口……当时这段戏拍了六七遍都难以通过。崔嵬导演想出了急招,让安吉斯(嘎子)真的咬吴克勤(胖墩)。没想到,这一咬,让胖墩痛得哇哇直叫,戏十分逼真。但走下镜头,吴克勤哭了,还一直与安吉斯闹别扭。戏中,嘎子看见胖墩家的烟囱正冒烟,恶作剧把烟囱口给堵住了,呛得胖墩直咳嗽……
P11
P12:崔立新:导演及《崔嵬传》作者
P13:电影艺术家于洋的夫人杨静女士
P14:老剪接师 傅正义
P15:导演吴天明
P16:著名的电影老艺术家于蓝。
于蓝所塑造的中国革命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序列。尤其是对“江姐”的演绎让她达到了表演事业的顶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就是江姐的代名词。
P17:老剪接师陈燕嬉
P18:老艺术家 鲁非
P19:管宗祥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电影老艺术家和部分观众合影(独往者摄)
P34: 崔嵬的女儿崔敏在捐赠展上发言:
尊敬的父亲的老战友、老同事们,电影博物馆的领导和同事们,各位朋友们:
今年的10月4日是我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缅怀我父亲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电影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全面地、直观地了解父亲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和主要贡献,我由衷地感谢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了“从电影藏品忆崔嵬”——崔嵬百年诞辰纪念展。
父亲的一生只经历了66个人生的春秋。可是他短暂的人生活的却非常精彩,从学生时期追求进步,到30年代初开始参与左翼文化运动,以致抗战初期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真正地加入了革命队伍,续而走进了晋察冀前线。与曰本鬼子浴血奋斗8年之久,同时用革命的文艺武器不仅为部队服务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解放后,父亲为了理想,主动弃官从影,成为了据说中国第一个弃官的领导干部,在后来的电影事业中,父亲亲身亲力,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以至后来称至的红色经典作出了毕生贡献。
今天我之所以无偿地损献出父亲从抗日时期在八路军中的所有创作文稿,以及在和平建设时代所有作品的稿件,文本,文字,800张左右像片,图片,部份底片,甚至1950年父亲所荣获的军功章,父去世后,国家给予各种奖状,奖杯,各种出版的纪念书籍,还有父亲在工作中给母亲的亲笔信,以及父亲病危中国际友人给父亲的慰问信,。。。。。是因为,我觉得,父亲留下的这些东西不是儿女的财富,它们是珍贵的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应该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成为中国文艺史中宝贵的文献资料,这是我—崔嵬的唯一子女,高兴地以这种方式纪念父亲,并且父亲留下所有的文物史料妥善保存在它本来就应该在的地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藏品展中。如九泉之下的父母有知今天的活动,不仅他们会感到宽慰,也会支持,就是他们的心愿。
非常感谢出席今天仪式的父亲老战友们,老同事们,以及电影博物馆的同事在短短的十几天的努力,预祝展览会园满成功!

相关博文链接:
博友赠玉:
-
德美才高艺术家,
奠基国影众奇葩。
无私奉献人人搏,
演导留香个个嘉
-
明星不老艺长青,腊梅雪下绽笑容;
献身舞台无怨悔、音容常留天地中。
好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