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书笔记——How to be a high school superstar

(2012-11-09 10:29:3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文章
好文总结,适合每个家长
   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A revolutionary plan to get into college by standing out(without burning out),作者是Cal Newport,一个达特茅斯本科毕业,MIT Ph.D,写有基本针对学生如何度过高中、大学的书籍,还有一个网站Study Hack's,据说在美国大学生中比较受欢迎。这本书的标题和副标题书名都有些噱头,仔细在amazon搜搜,发现美国针对孩子和家长的教育类书籍,有些像我们国内目前的图书市场一样,都是将书名起得很吸引眼球,我就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然后买来看的,想了解美国高中孩子到底是怎样自我培养的。
    书的内容其实还不错,只是我看英文比较慢,大概花了我一个月左右的闲暇时间。而且容易看后面忘了前面的内容。书的立足点是基于具有优秀学术成绩的孩子如何做出一些 passion方面有显示度的课外活动,因为这个是美国大学AO比较注重的,或者说是一个高中生能够从众多申请者脱颖而出让AO感到与众不同的。整个框架包括三个部分,Part 1,利用好业余时间进行课外活动的开发;Part 2, 集中主要的兴趣点,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不相关的活动上;Part 3,这个课外活动具有创新性,但不是难以完成的。
    利用好业余时间进行课外活动的开发,作者重点建议学生寻找那些自己业余时间里感兴趣的事情,并注意什么样的活动是最能让自己坚持不懈进行下去的。关于什么是有趣的事情,作者给出的假设是:这件事情能让学生在面试官面试时富有激情的讲述30分钟,并能让知识丰富的面试官感兴趣;这件事情应该是学生长期坚持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的结果。同时作者还对如今高中课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效率挤出free time提出建议,主要的措施有:一、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每门课程的笔记和相关文件清晰有序,让自己对每门课都有一种I am in control的感觉,不要花时间在找笔记、组织笔记或文件上(这个应该是强调take notes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文科学习上记笔记时运用qusetion/evidence/conclusion的格式;二、写paper经过researching,writing ,editing and finally reading out loudly。三、在良好的环境里如安静的图书馆高效学习,让自己远离Facebook和internet,直到你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四、选课合适,如果有些课程花费学生十分多的时间尚不能取得效果的时候,寻找合适的课程替换。课外活动开发作者主要介绍了参与社区或者向一些与你具有相同兴趣的成功人士请教并付诸行动坚持做一件事。
    集中主要的兴趣点,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不相关的活动上。这里作者强调持续地坚持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直到你在这个领域里做得很好。这一点好像与我们以前在国内坚持的兴趣广泛有些矛盾,不知道为什么美国大学在录取时如此看重一个人在某一件事的passion,本来高中的孩子只是在探索阶段,18岁的孩子如何能知晓自己在那个领域里能有持久的兴趣呢?我们现在国内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还很难知道自己的兴趣点所在,美国大学生应该也有这种情况,他们的大学专业一般都是大二上完才选择,深感困惑。作者在书中主要描述的是坚持做一件事能让AO看出该生是一个the sustainability student,并且能让AO看出通过这坚持过程学生的自信是如何得到培养。有的时候在想也许这种坚持是让学生体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AO看重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我们单纯强调的效果。
   课外活动的创新性,这个好像更难以描述和付诸实践的。其实我觉得作者在这里也没有提出更好的观点,作者举了一个到社区小学做助教的学生,随着她慢慢的助教过程,她提出了一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技巧。因此这课外活动的创新性也是坚持做一些事,然后这个学生在这个领域里做出了自己的特点,有些与众不同,体现出创新。
   其实以前在国内听讲座上,我们的孩子经常提出国内没有课外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如果再看看美国的这些读物以及家长、孩子们关心的话题,同样也面临这个课外活动的问题,关键是孩子和家长要去思考和行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