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昨晚23:10田耘队长接到格尔木人民医院贾院长的急电,一个伤员需要胸外科急会诊,沈祯云副主任医师马上穿上衣服,坐车而去……(今天早晨了解到,一血气胸病人,呼吸窘迫,一侧大量积液、一侧肺不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了医院领导的盛赞)
先介绍一下格尔木的情况: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海拔2800米,20万人口,有四家大医院;共接受玉树伤员177人,其中市人民医院48例、解放军22医院70例、市第二医院30例、油田格尔木石化职工医院29例;危重病人4例、重症病人27例、其他146例,需手术治疗的伤员大约例。
没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又经过一夜的休整,院领导、科领导及同事们贴心、温暖、关爱的短信、电话,让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然!
根据昨晚商定的工作思路,今天上午首先对所有伤员进行查房,决定治疗措施,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排列手术顺序,尽快开展救治工作。
7:50吃罢早餐,田队长带领我们乘车前往22医院;干净整洁的城市,街头从容悠然的人们享受着生活、阳光……8:05到达解放军22医院(当地最大医院,三乙医院、280张床位),因为大部分医务人员已支援到玉树灾区了,每个病房仅有2-3个医生留守;我们到时,因为昨晚接受伤员,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听说我们到了病房,医生没有吃早餐,赶到病房(格尔木医院上班时间为9:30);马上有条不紊开展工作。70位伤员分配到各科去了,先是查看创伤外科病房(重病人主要集中于该病房),问病史、查体、阅片、制定治疗措施,田耘队长一边查房,一边向大家讲解;接下来是普外科病房、五官科、心肺内科、神经消化科、儿科;共查看了64位伤员,大部分为挫伤、轻微骨折,需要手术伤员20例。将需要手术的伤员筛选出来,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结合当地医院实际情况,在缺少必要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并想法设法克服手术室、消毒等困难,毅然决定今天下午给两位腰椎骨折、一位尺桡骨骨折(可能伤口感染)伤员做急诊手术;初步安排了明天4位伤员的手术。在查房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与藏民语言交流障碍,也许他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但不妨碍北医三院医疗队赢得了藏民伤员的最高礼遇,他们盯着我们胳膊上佩戴的北医三院的袖标,说着可能仅会的几个汉字“北京医生”;解放军22医院的领导更是被田耘队长的真知灼见深深折服。
期间:11:30青藏兵站部翟振发部长,12:00青海省卫生厅王和平厅长分别到医院看望伤员、慰问大家。
12:30终于将解放军22医院所有伤员看完,决定治疗措施后;12:45回到宾馆进午餐。
13:30我们赶赴格尔木人民医院,查看了4位重症伤员,初步安排4月19日给一位腰椎骨折、一位骨盆骨折伤员进行手术。
14:00匆匆赶回22医院;腰1爆破骨折伤员:才丁卓玛已经进入手术室,她将是北医三院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做的第一例手术患者。14:15田耘队长、袁晓宁进入手术……16:20经过短短的11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不知道这是不是田队长做的海拔最高的手术?!
沈祯云、王斌下午再次前往格尔木人民医院,查看昨晚的伤员,决定明天上午联合ICU共同商讨治疗措施。人民医院希望我们协助创建ICU,将危重伤员集中管理、治疗。
18:00回到宾馆,在餐桌上一边吃饭,一边总结一天的工作,商讨明天的工作。
19:50田队长赶往解放军22医院,为另一位腰椎骨折伤员手术。辛苦了!队长。
……
我们另外那6位兄弟姐妹(姚宏伟、谢京城、唐子勇、李晓光、张晓宇、李丹),昨天因为没有飞往格尔木的飞机,临时决定先飞往西宁;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今晚可以乘火车前来与我们会师,他们还要携带大量救灾物品。
我们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死扶伤。
……
后记:
高原的紫外线照射非常强烈,可爱的沈祯云同志因此到了玉树后换上了黑色近视镜;昨晚饭后,他到我们住的格尔木宾馆旁边买东西(因为大量物品滞留于玉树),正好有一家西北烧烤店,于是进去想品尝烤羊肉串,一进门“你这儿太黑了!”,老板说:“不黑!一串我从6毛钱涨到8毛钱,就太黑了!”,“不是说你这儿肉串黑,是说你这店里光线太黑了,对不起!是我忘记自己带的是墨镜了!”(对不起了,沈兄)
刚刚得到消息:沈祯云同志不慎将黑色近视镜丢了(发生于20:00)!真黑了!
北医三院ICU:葛庆岗、樊巧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