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5286d833t8445d5b2138a&690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事件牵动着我院职工的心。4月15日上午,一支来自10个科室的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肩负我院和首都人民重托,携带价值50余万元的药品、设备、办公及生活用品,作为北京市首批应急医疗队的一部分,由南苑机场直飞玉树进行地震灾区现场救护。我院医疗队队长由曾参加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的骨科副主任医师田耘担任。
15日早8时,医疗队员整装待命,陈仲强院长和贺蓓书记等院领导及相关科室领导纷纷为医疗队送行。陈仲强院长为医疗队授旗并作动员。他说,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组建成的这支抗震救灾医疗队不仅代表北医三院,还代表北京市、代表国家,肩负重要使命,希望医疗队员们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扬重大事件面前勇往直前、连续作战、不怕辛苦、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精神,使灾区百姓得到迅速救治,为国家后续救灾提供经验。陈院长同时强调,大家到达灾区后,将面临高原缺氧、气候寒冷、物质缺乏等困难,希望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保重身体,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安全返回。贺蓓书记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在抗震救灾一线施行医疗救治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保重自己,圆满完成任务。
随后,我院医疗队开赴卫生部,与北京市其它医院的48名医疗队员集结后,同天津医疗队共同来到南苑机场,12时30分,载着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的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直飞青海玉树灾区。
在卫生部和南苑机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马晓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分别作出发前动员。他们分析,此次救援与汶川救援不同,面临缺氧、寒冷、交通、语言等各方面问题,希望队员们发扬白衣天使不怕艰苦、勇于奋斗、善于作战、救死扶伤的精神,积极在灾区救治伤员,展现首都人民的风貌,带去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关爱。同时希望队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克服各种困难,在大后方的支持下,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载誉而归。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副书记顾芸等领导亲自到卫生部为医疗队员送行。
在卫生部和南苑机场,刘晓光副院长、田耘队长分别代表医院和赴灾区的医疗队员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党建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日报、新京报、凤凰网等媒体的采访。
据悉,地震发生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地震当日,按照卫生部指示要求和北京市卫生局通知精神,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迅速成立了赴玉树的12人的医疗救援队,并于14日下午4:00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工作。14日下午至深夜,党院办、医务处、药剂科、医工处、总务处、工会等相关部门已结合既往救援经验,分头筹集7至10天的医用物资和生活用品,各部门领导和干部职工紧急行动,加班加点直至午夜,做好了医疗队员的一切必备准备,以方便医务人员到当地开展工作。
我院赴青海省玉树县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12名成员包括:
田
耘(骨科)
姚宏伟(普通外科)
唐子勇(肾内科) 葛庆岗(ICU)
谢京城(神经外科) 袁晓宁(感染管理科) 王
斌(急诊科) 沈祯云(胸外科)
李晓光(感染疾病科)张晓宇(肾内科)
李丹(手术室)
樊巧鹰(ICU)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