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就是孩子
文/小黑丫妈妈
此文为小黑丫妈妈原创作品,任何机构用稿,请联系QQ64480216洽谈,如有任何复制粘贴情况,必定追究到底!
六月份,我搞了科学实验的公益课堂,其实就是让孩子有机会走到实验室里来看看,体验生物、物理、化学方面的三节实验课。到昨天为止,活动基本结束,在这个月断断续续的与陌生家长、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有点小感触,记下来分享给大家。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喜欢这种动手实验的课堂,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初中,只要内容合适,孩子都更愿意参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大部分孩子都在老师面前表示,这种课很有意思(这已经足够了),NX路有一批二年级的孩子,从第一节课便吆喝着“我们不会来学的,我们就来三节课。”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在课上有一丝懈怠,因为我们原本也不是指望这种活动能带来多少效益的。的确,有很多教育机构打着公益课的旗号来招生,但暑假,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忙了。
其它的孩子,无论市南、市北、还是老四方的孩子,无论家庭情况怎样,最起码会懂得感恩老师的分享,懂得去尊重别人的感受。上周末,我们老师在给这几位家长打电话时,家长们没有一个是愉悦地接这通电话的,其实这个情况在我们这里是很少的,甚至都是非常不耐烦的挂掉电话的。
我经常热心的把我们图书室的书推荐给一面之人,我相信每个家长和孩子都不会有占便宜的心理,这是直到现在我已经丢了不下50本书之后还在坚信的。忘记还书的你没有想过,你拿的虽然只是一本书,可那是孩子们最需要也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们外出活动,有很多家长愿意主动配合,愿意遵守老师讲述的规则。也会有个别家长不愿意,通常规则感很差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在外面的规则感也极差,孩子的第一次”破坏规则“后,家长的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纵然,一个男孩子动手胜利了比失败了要让家长开心,但这个态度一定要转瞬即逝。
爸爸就是生活中的规则,是孩子的榜样,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