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发散思维教学难题活跃积极教育小黑丫妈妈 |
分类: 爱科思活动记实【ing】 |
本博客中文章均为黑丫妈妈多年经历积累的原创教育作品,请不要擅自使用在论坛、网站、杂志或者书籍中。如有用稿需要,QQ:64480216,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文/小黑丫妈妈(图片来自网络)
小K刚来实验班的时候,俨然一个话题大王,总不能让我顺顺利利地把课讲完,经常半路杀出一句和当节课内容无关的话,但真要是回答起问题来,这孩子也总能语出惊人,说到问题的关键处。因此,我对这个聪明博学的小家伙即头疼又喜欢得要命。
活跃孩子的发散思维
听觉式思维明显、发散思维能力强,似乎是这类孩子的共性。由点及面的想法非常多而杂,通常这类孩子在思维导图面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往往读书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相应的思考深度。思考深的孩子,听课和探究的潜力就比一般孩子大很多,我不主张强迫孩子停下来,但我通常会告诉他们“慢一点儿,别着急。”因为想法多,往往选择会成为他们一个头疼的事儿。所以“慢”对这类孩子能选出最佳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延迟满足,往往是这类孩子家长最需要却做得不够的地方。
满足活跃孩子的“爱表现”
强迫不插话听讲20分钟,小K明显尝到甜头,再加上老师适当的鼓励和关注,接下来的课堂上,这孩子插话越来越少。除了听觉式思维之外,课堂上小Z曾经有一次反复,我们的课堂是采用小班制教学-12人满,因为这个班课堂纪律好,很多孩子家长愿意把孩子挤在这儿,真的16-17个人上课也比有的班8个人上课纪律要好许多。可人一多起来,小Z就变了,从原来的积极回答问题,兴奋到满脸通红,极度表现自己。自己还很自知地总结了“人来疯”。
对,活跃孩子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喜欢展现,而家长也许没注意到孩子的这种需要,并没有提供正常的展示机会,比如参加一些能登上舞台的活动。孩子没有不合理的需求,因此,他会在课堂上把这个需求找回来。除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容易人多兴奋,在学员人数多时,我会刻意多叫小Z回答几个问题,满足他想展示的欲望,让他充分释放自己引人注目的情绪。
活跃孩子的情绪问题
因为爱展示,而又往往是错位展示,所以活跃的孩子很不容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甚至同学们也会觉得他奇怪,所以这类孩子受挫折的机会就要大很多。不敏感的孩子还好,敏感的孩子就会很自卑,进而对学校失去兴趣。如何能让老师和家长正确理解孩子,有时候还得看这类孩子教育上的幸运程度。功利心强,好面子,自我中心严重的老师和家长可能会对活跃的孩子评价很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活跃孩子的思维特点显示出了良好的智力水平。这类孩子通常得到的评价不是“天使”就是“恶魔”,引导孩子的小心灵去接纳这种悬殊的评价的确不怎么容易,我建议家长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动态的“进步”上,少去关注外界评价。理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更何况颇有特点的自己呢。
神速的进步
在短短几个月的科学实验课堂探究和调整中(每周仅一次),我很欣慰地看到了他们飞一样的进步,课堂前十分钟的问答时间总是他们占主力,某一次缺勤居然让我很不适应。因为听课习惯调整好了,接下来的动手实验,他们总是最快完成,同学们都会争着想要他们来帮自己,如今他们居然会问我“老师,我把剪刀收回来?”
学校里,因为班额大,老师们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整节课观察研究某一个孩子,但是,像小K这样的孩子实在不应该是学校老师经常批评的对象,探究出孩子的教育关键点,每个孩子都会很好教育。不得不反思,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如此强大,这些小“恶魔”们找对方法居然最是我的心头大爱!真滴不怕孩子有什么问题,哪有没问题的孩子?!就怕我们看不到,找不到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