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台湾音乐环境,除了少数几位数得出来的词曲作家例如:刘家昌、庄奴、哈九军...以外,我们所能听到的就是西洋及日本的翻译歌曲,贫乏至极,当时以刘家昌的歌曲最为当道,曲风较新且动听易唱,几乎每每推出新歌就是必定流行的主流,命中率比周杰伦还高,但是以一个音乐环境而言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也是不正常的,所以……音乐革命的风暴正在渐渐的形成及凝聚.
1977年新格唱片公司举办了第一届”大专院校创作暨歌唱大赛,也正式点燃了这场改变台湾流行音乐的革命火炬,进程中所产生的优秀歌手和幕后的杰出音乐人不计其数,还在在线独领风骚的有:蔡琴、齐豫、李寿全、李忠盛、齐秦、袁惟仁、童安格、周治平…..等等,还有本人我林琼珑也是参加第五届亦是最后一届的创作比赛,参赛歌曲”叙酒”,也因为”叙酒”而进入音乐圈.
我在北京待了5年了,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也有原创的比赛,但可能是整体的运作不够成孰或比赛结束后的作品没能得到相对的推广,种种的不利因素导致整体的音乐环境未能产生一批又一批叫人激赏的音乐人才(内地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济济),心里有一句话一定要说,国内的歌唱比赛太多了,原创的比赛太少了,没有大量优秀的幕后音乐人才是造就不出超级巨星的,环境里须要有大量新血来灌溉及参与才会有惊人的火花,音乐革命是一种说法,同时也是一种作法.最为有用的作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