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富孩子,压岁钱花得有头脑

标签:
育儿家庭压岁钱季父马舜杂谈 |
分类: ☆家长学校 |
|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在春节,长辈们都要向小辈派 “压岁钱”是多少年不变的习俗。但面对孩子荷包里揣着数目不等的压岁钱,他们是如何 处理这笔钱的呢? 低收入家庭:攒钱减轻父母负担 (季特特,16岁,高一学生,今年共收压岁钱130元。) 130元,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季特特而言已是个不小的数字。季特特说,父亲一直以卖菜为生 ,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今年春节,全家人一起回老家过的年。 “孩子的叔叔、伯伯他们一人给30元,这已经算多的了。”季父说,孩子每年收到压岁钱, 他都会让孩子自己保管并使用这笔钱。孩子成绩好,高中三年学费全免,目前在校住读。 每个周末儿子回来,他都会给儿子60元生活费。“有时候他还嫌多了,只要一半的钱。” 季父说,儿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平时一向都很节约,过年的压岁钱也不会乱花,儿子一 般会用压岁钱去买学习资料。 季特特告诉记者,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有压岁钱简直成了一种奢望,但为表示心意,亲戚 们每年仍然会从拮据的家用中拿出一些钱给孩子们,这让他心存感激。虽然130元的压岁钱对 其他同学而言少得可怜,但他却分外珍惜。 目前,他已经做好了规划,准备拿出一部分买几本课外读物,还会存一些留作大学学费,为父 母减轻家庭重担。“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出摊卖菜很不容易,还要照顾我们三个孩子,我还想攒 些钱为父母买点东西。”季特特说。 中等收入家孩子:拿出20元赔了一本书 (马舜,9岁,小学四年级学生,过年收了1000元压岁钱。) “过年期间花了不到100元,剩下的全都交给妈妈保管。”马舜介绍,过年期间买了些小玩具和 鞭炮,都是几元十几元的小东西,没有花什么钱。大年初二妈妈还带他去图书馆做了一个赔付, 也是用的压岁钱,花了大概20元。 马舜说,那是之前在图书馆借的书,不小心弄丢了,一直不愿意去处理,正好过年有时间,妈妈 要他一定把这事解决了,要勇于承担责任,从中吸取教训。“以后我会好好保管借来的图书。” 剩下的压岁钱怎么花,马舜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妈妈2月21日过生日,我打算拿 一部分钱给妈妈过生日,给妈妈买一个生日蛋糕和一份生日礼物。” “很高兴儿子能想到给我过生日。”妈妈姚女士说。姚女士称,儿子还太小,压岁钱给他拿着不太 放心,所以一般都是我们大人替他保管,过完生日还会剩余不少,她已经跟儿子商量好要用来报一 个英语培优班,因为培优英语也是儿子主动提出的愿望。如果还有剩余,姚女士打算带儿子去办一 个存折,教儿子把钱存起来。 条件好家孩子:给弟弟妹妹发红包 (张子童,6岁,幼儿园大班在读,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塞了一大堆红包,由于对钱没什么概念,具 体数额尚未统计。) “我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压岁钱。”6岁的童童对钱没什么概念,每当收到红包,转手就递给妈妈 ,“妈妈,你帮我攒着交学费啊”。 童童妈龙女士表示,女儿还小,不想让她对钱的问题过于敏感。她不主张大派压岁钱,每年只是象 征性地给女儿200块钱,或者送女儿一些比较实用的礼物,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塞给女儿的红包还 是有一大堆,差不多有6000元。 “我还给弟弟妹妹发了红包呢!”年纪虽小,童童觉得当姐姐就要有当姐姐的样子。余下的压岁钱 ,除了用来交学费外,可以在特殊的日子给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买他们喜欢的礼物。 龙女士表示,有多少压岁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借机让女儿了解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哪 些民俗文化。她一向的观点是“女儿要富养”,不想让女儿从小学着如何算计着过日子。等到女儿 再大点,对金钱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后,再考虑由其自己打理压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