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51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2008-06-17 19:42:49)
标签:

育儿

教育

记数法

家长

孩子自理能力

文化

分类: ☆家长学校

http://www.ziq.com/z/c_taobao_c/2/b/%E6%88%90%E9%95%BF%E6%95%99%E8%82%B2.gif不少家长抱怨,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与之不协调的磨蹭、拖拉等坏习惯也越发严重。

孩子“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不熟练,缺乏经验,与成人相比,孩子在学习一样新事物或新动作时相对会慢一些,这个熟悉的阶段也许稍微有些漫长,但并不是没有进步。其次是挫折感,常有家长一看到孩子“慢”了http://haizi.cnfamily.com/images/200709/2007h9-34.jpg或者“错”了就指责,使孩子产生“我不行”、“我又做错了”的想法,降低了他的积极性。第三则是比较普遍的原因——依赖性,每当孩子做错时,家长总会帮他善后,这剥夺了他动手、动脑的机会;另外,孩子做事时只要一停下来,家长便会催促。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了等待,没有爸爸妈妈的催促或提醒就动不起来。

针对孩子的这个通病,家长需了解到,行为上的磨蹭拖拉,并不等于动作迟钝,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和调教去纠正的。不妨参考以下让孩子“快”起来的招数吧。

通过游戏来改变

家长与孩子玩一些竞技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提高动作的敏捷度。例如看谁穿衣服快、谁先把自己的衣服叠好等等,可以用适当的奖赏来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给孩子设计一张时间成绩表

帮孩子设计一张成绩表,先写下他完成事情的最初耗时作为起点,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可以用点线连接,方便比较,如果孩子有进步,就给予奖励。这是克服动作磨蹭的直接办法,还可以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简单有效的限时记数法

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家长事先跟孩子讲明白,他必须在数到第几声之内完成某件事情,然后在说声“开始”后就开始限时计数了。“1、2、3、4、5……”起初孩子可能动作依然很慢,这时家长可以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时间就快要到了;在快要数完时,若孩子还差得较远,也不妨放慢记数的速度——根据孩子实际完成的情况调控计数时间,巧妙地使他在快接近尾声时把事情做完,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

用硬性规定来改变

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和孩子约定,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有一定的惩罚。如吃饭需要半个小时,若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不知不觉超过了时间,那么半小时后就把饭菜收起来,对孩子说:“妈妈很失望,但是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不过这个方法尽量少用,否则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利用效率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即统筹方法。如临睡前先收拾好书包,再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起床后应先穿好衣服再去洗漱,以免浴室卧室两头来回跑……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能够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避免拖延。但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醒他动作快不等于做事能马虎。

最后要提醒爸爸妈妈的一点是,孩子时间感的培养要融合在生活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是日后自觉学习的基础,所以家长须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示范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http://www.ziq.com/z/c_taobao_c/2/b/%E6%88%90%E9%95%BF%E6%95%99%E8%82%B2.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