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课外名句积累
(2021-03-20 21:20:07)初中阶段课外名句积累
《论语》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学而》)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孟子》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
3、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大学》
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第二章)
《中庸》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诗经》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9、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诗经•小雅•鹿呜》)
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尚书》
1、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
2、满招损,谦得益。(《尚书·大鱼谟》)
《礼记》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杂记下》)
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易经》(《周易》)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春秋》(《春秋左氏传》)
1、吃一堑,长一智。(《左传》)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
6、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
7、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8、从善如流,宜哉。(《左传》)
诸子百家
《道德经》(《老子》)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 静为天下正。(《道德经》)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1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1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1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庄子》
1、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3、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荀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荀子·劝学》)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墨子》
1、兼相爱,交相利。
《管子》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战国策》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二》)
3、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4、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
5、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吕氏春秋》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史记》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记·高祖本纪》)
4、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5、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齐太公世家》)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7、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1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赞》)
12、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汉书》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后汉书》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三国志》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东晋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南北朝
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唐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8、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0、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宋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苏洵《远虑》)
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杂说·送张琥》)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5、欲把西湖当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斯子聿》)
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1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12、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宋·文天祥《正气歌》)
1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1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刘彝)
1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元
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元·孟汉卿《魔合罗》)
2、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明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2、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4、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5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清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趼人《痛史》)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