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阅读之:藤野先生

标签:
导学案 |
【“美好阅读工作室”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
编写:孙晨曦
【美好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重点】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美好积累】
1.通过不同形式。完成下面表格
作者 |
|
原名 |
周树人 |
作者图片 |
评价 |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代表作 |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
2文体知识
定义 |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
分类 |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
特点 |
形散而神不散。 |
常用手法 |
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欲扬先抑。 |
3.认真朗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用工具书独自完成下面的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不逊(
教诲(
(2)多音字辨析
系:xì(系列)
散:sǎn(散文)
相:xiāng(相干) 菌:jūn(细菌) 挟:xié(要挟)
宿:sù(宿舍) 恶:wù(厌恶) 解:jiě(解除)
(3)形近字辨析
鉴( ji à n
)鉴别
签( qi ā n
)签字
挟( ji
ā)挟着
侠( xi
á)侠义
浃( ji
á)汗流浃背
瓣( b à n )花瓣
(4)结合课文注释,据义填词
①烂熳:也作烂漫。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②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摸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③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④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⑤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⑥不逊:无礼。逊,谦逊。
⑦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匿,隐藏。
⑧诘责:质问并责备。
⑨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⑩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⑪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杳,远
⑫瞥见:一眼看见。
⑬物以希为贵:物品因稀少而珍贵。
(5)词义辨析
“斥责”和 “诘责 ”的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6.跳读课文,圈点勾画你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品析句意。
(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这个比喻的本体是盘着辫子,把学生制帽高高顶起,喻体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这些人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满清王朝的政治倾向,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丑陋、腐朽糜烂的精神状态。
(2)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美好任务】
任务一: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任务二: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第二课时
【美好回顾】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匹(pǐ)配
D.倾轧(yà)
解析:“泥”在当“固执”讲时读“nì”,如“拘泥”、“泥古”;“识”在当“记”、“记号”讲时读“zhì”,如
2.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D)。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 涂改 脱漏 纠正
C.感激 添改 遗漏 订正
解析:要结合具体语境(即上下文意)来判断选择。
3.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A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解析:此题要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主旨,从而判断词义是否相符。
4、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美好探究】
任务一:朗读第一部分。
1.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
答: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学跳舞。
2.“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
答: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
3.“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
4“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1)课文开头部分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
(2)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文章第一部分只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答: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任务二:研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请同学们快速诵读课文的第4—5段,思考下列问题。
1.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答: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span>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
2.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
答:“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优待:“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中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
4.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
答:蚊子多,“居然”睡得安稳;吃的是“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立志苦学,学成作实现医学救国的理想。
任务三:研读第二部分第二层次。请同学们快速诵读课文的第6—23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答:
2.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答:
③关心解剖实习
④了解女人裹脚
第三课时
【美好探究】
任务一:继续研读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快速诵读课文的第24—31段,思考:
1.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鲁迅上午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
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
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2.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
答:①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
任务二:研读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学生默读课文的第32—35段,思考:
这一部分写的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别的感情?
答:“悲哀”“凄然”“慰安„‘叹息„‘惜别„‘叮嘱”等,表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
第二部分小结。
课文第二部分讲了
任务三:研读第三部分。
1.作者写了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
答:.
2.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答:“小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因为“中国”是个地域概念,相对较“小”,而“学术”则是没有地域限制,属于全人类的,所以相对较“大”。
3.“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删去“我的眼里和心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藤野先生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在其他人的眼里也许不伟大,然后作者从与他交往中认识到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从心眼里敬重他,怀念他,所以这样说。
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4.怎样理解“我又忽然良心发现„„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答:这段文字主要是在说明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对作者的影响。而正是藤野先生的那种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那种探求真理的执着态度以及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殷切希望,促使作者奋发有力。其中“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新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各种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是反语,指敌对势力。结尾这句话表明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与敌对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为中国的光明前途而奋斗。
5.课文以“藤野先生”为题,为什么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言及他事?这些事用什么战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答:
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作者的爱国情感;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精神的体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歧视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由于拯救民族危亡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转化为多写揭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从文的目的,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可见,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红线。
【美好思想】
本文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到离别的往事,歌颂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也展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从中洋溢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美好技法】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美好图解】
【美好迁移】
鲁迅经典名言名句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美好文本】
(一、二、三班同学完成《阳光练习册》第1课涉及课内阅读的题目;其他班级同学完成《1+5课堂导练》第1课涉及课内阅读的题目)
【美好拓展】
华老师,你在哪里
王蒙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答: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
答: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答: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好处是:突出老师的对
“我”的教育,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3.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答:
【美好实践】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A《狂人日记
你的推荐语:到底谁是吃人狂?(答案不唯一)
活动二:认识鲁迅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下面是同华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料三:两张照片 |
|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B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C①读书须博览群书;②做事贵在坚持。联系实际“略”。
活动四:提出疑难要求同学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等。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的问题:答案“略”。(问题要深刻,有价值。)
【美好练笔】
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某位老师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她)或严厉、或和蔼、或庄重、或亲切;他(她)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他(她)关怀着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有时立竿见影,有时潜移默化。请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个片段,文体不限,不少于200字。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1)鲁迅留学日本情况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