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年》对话
(2016-02-23 16:38:23)
标签:
资料汇编 |
【2015—2016学年度优秀学生寒假作业展示】
与《童年》对话
万店镇中心学校七(3)班
我带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翻开了《童年》这本书,慢慢我开始陶醉其中了,走进了高尔基流畅的语言文字和他的悲惨童年中去了。
高尔基是《童年》这本书的作者,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他生于俄国中部诺夫哥罗德的一个贫困木匠家庭,幼年丧父,后来寄居在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高尔基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他只读过两年小学,仅十一岁就步入社会。《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它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小市民的生活环境。
1、“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的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着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披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了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痛去接生孩子。”这体现了外婆的勇敢、冷静、大度。2、外公破产时教阿廖沙认字写字,这反映了外祖父的正直。3、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了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写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逼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外婆却不还手,以外婆那比外公大三倍的身躯怎么可能打不过外公?可外婆信仰上帝,她说:我就是这个命,女人本应侍奉男人,男尊女卑。这反映了外婆的宽容大度、坚强,反映了外公的残暴。阿廖沙还这么小就目睹了也承受了这家里发生的一切一切。
这本《童年》真实记录了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有些人宽厚仁慈,让你感动佩服,有些人残暴、专横,让你仇恨不已,可阿廖沙(高尔基)就这么坚强的承受下来了。
我最喜欢外祖母,在这个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小市民家庭里,也不缺乏一些淳朴善良、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那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一列人物。外祖母慈祥善良,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外祖母聪明能干,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般的宽大胸怀。她总是因她的温暖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给它浇水施肥,呵护它茁壮成长。更如一盏明灯,照亮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阿廖沙冰冷麻木的心,给他温情与爱护,关心与力量。我还喜欢善良乐观的小茨冈,忠厚正直的老师傅格里戈里,还有后来遇到的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坚强不屈的阿廖沙。
阿廖沙是《童年》的小主人公,他有着悲惨的童年,阿廖沙三岁父亲去世,在外祖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目睹了两个自私残忍的舅舅为争夺家产的明争暗斗,遭受了外祖父无情残暴的毒打,母亲再嫁,却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幸福,继父赌博输尽家产,喜新厌旧,冷酷无情。最终母亲去世,外祖父彻底破产,变得更加吝啬、贪婪、专横,再无能力养活阿廖沙。这个饱受苦难的孤儿告别了童年。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深深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有一个慈祥善良的外祖母,神秘美丽的母亲。其中,宗教在人们精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影响和作用。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外祖父的上帝是专横的,用来惩罚一切事物,外祖母的上帝是宽容的,用来宽容一切事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
母亲下葬后几天,外祖父对我说:“喂,列克斯,你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我的脖子上,这不是你呆的地方,你到人间混饭吃去吧……”于是,我去了人间。这段话预示着高尔基童年的结束,“去人间生活了”。“伏尔加河蓝色的水面上,桔红色的轮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张张金色的叶片则缓缓顺流漂下。”这段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并运用多种色彩,描绘了伏尔加河的景色。那曲子激昂中含着忧伤,仿佛是从高山奔流而下的河水,激荡在房间中。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曲子比作河水,激昂含着忧伤,体现这曲子的感染力强。这优美的句子都出现在《童年》中,快读吧!
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国家,那个家庭。可现在我们生活在这样美满幸福的时代里,不愁吃喝,不愁穿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在大人的蜜罐中生活,打不得,骂不得,更是没有经历过被人拿皮带、鞭子抽的滋味,又怎能体会到阿廖沙所承受的痛苦呢?却依然不思进取,心思顽劣,坐享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了解了高尔基先生那悲惨的童年,他在逆境中成长,我们又能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拼搏呢?
对大家来说一生中除去最辉煌时,最成功的快乐那就数童年最快乐。他是我们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有很多人都想回到童年,去享受那如天堂般的生活,却不想高尔基一位著名作家,他的童年经历坎坷、磨难,也正是这样才炼就了他坚强的性格,成就了他此后的成功。
这本《童年》,带给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渴望,更告诉我,要想得到成功,就要先学会吃苦,学会在逆境中成长,生活中必须有付出,才会有美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