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 与评价的实践
--------“基于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构建的实验与研究”第八次月会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刚才分享了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交流,很受启发。我就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同仁们交流,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间的交往,强调了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
首先,在小组的组建上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该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水平、性格、能力等差异进行划分。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其次,学习目标要明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如在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可安排学生进行如下的合作学习:
①
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重点是写哪一方面?
②本文不断变换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效果?
③开头作者是怎么引出蝈蝈的?这样写的好处。
④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⑤为什么作者要先写蝈蝈的叫声?(这五个问题分别由五个小组讨论,然后由五个小组分别展示)
小组间细研读相应的段落。看看这个方面重点介绍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句子,在小组间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再次,教师要适当点拔,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当学生讨论时,教师或者旁听,或者提出问题,或者指导,或者答疑,或者与他们争辩,并且对不同学生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能非常准确地把握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困惑,可以马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和调整下一步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
第四,合理安排讨论的频率和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我的语文课堂一篇课文一般安排二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处理课文字词环节,这个环节基本上分配给表现比较弱的小组(当然,这里的弱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每周评比的较差的小组);第二次讨论时文本的研读,就像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把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每一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展示,扩大课堂的容量。每次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我的课堂,第一次讨论给5分钟,第二次讨论给5~8分钟,只有时间的充足,学生才能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才有发言的机会,学生才能分享别人的成果。
最后,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有效的实施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学习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我主要抓住三个阶段进行评价。
1. 及时评价。及时性评价就是对课堂上各个小组的表现当堂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设计一个“语文合作学习探究小组评价表”,此表由各小组长掌握,小组长用此表记录本组成员课堂合作探究活动的评价。小组成员在每天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或者在小组活动中有进步给予小红花记录,每周小结一次,本周获得小红花多的同学将荣升为“语文学习明星”,由教师为其颁发星级纪念章,学生存入自己的成长档案袋。
2. 检测性评价。检测性评价就是对听写、默写、单元检测等表现优秀的小组适当加分,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学习的快乐。用“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管理自评表”来评价。此表是学生课堂管理自评表,放在学生的档案袋中,是学生对自己一天的课堂活动进行自评,学生认为自己有收获,有提高,就在自己对应的栏目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表现,作为对自己激励性的评价。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
3.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分为周评价和月评价,周评价就是把一周内各个小组的积分累积起来,评出周冠军,小组成员都可以达到适当的物质奖励,月评价就是把一个月内各个小组的积分累积起来,评出冠军、亚军、季军,分别给与适当的奖励。这样持之以恒的评价、奖励,可以让学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竞争的动力,提高学学习的效果。这个阶段用“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教师评价表”来管理小组合作学习。此表由语文老师掌握,教师用此表记录各小组语文课堂合作探究活动的评价。每天小组课堂活动分值为10分,小组活动积极,参与探讨、交流的面大,能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加分,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做得不够好,小组成员有做与课堂合作交流无关的事减分。每周小结一次,分值高的小组被评为“合作探究星级小组”,在班级星级壁栏评价中获得一颗红星。
总之,教学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在课堂上,教学的任何手段都要取得学生的支持。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的益处和弊端讲给学生听,讲清楚为什么讨论,怎样讨论,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清醒自觉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并非讲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要养成一种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