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

(2012-03-22 15:28:09)
标签:

备课札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动感课堂》导学案之三十二】

《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

⒈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找春天的足迹】

⑴在寻找春天的足迹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编辑“自然日志”,请把你给“自然日志”取的名称说出来。(不超过4个字)

答:①我爱自然;②走进自然;③拥抱自然。

⑵根据自己的“自然日志”记载情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50字以内)

答:①比较准确全面介绍目前自然环境面临的困惑;②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和原因;③呼唤人类清醒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④呼吁人类一定要自然和谐共处,创造美好的家园;⑤“自然日志”设计体现个性特征。

【唱出春天的赞歌】

⑴为了让“唱出春天的赞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合作小组准备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开辟三个栏目,把栏目的名称写下来。(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5个字)

答:①共享春天;②春景春情;③五彩之春。

⑵围绕“春天的赞歌”主题,同学们纷纷以诗歌、散文、歌曲等文学样式表达对春天的礼赞,你打算以什么形式来展示自我,并简要说说理由。(50字以内)

答: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⑴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推荐给同学鉴赏。给你所推荐的“诗配画”和“画配诗”写一个推荐词。(70字以内)

⑵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用简笔画画一幅校园春景一角,并配上一句话。

答:画面有人有景有文字即可。

⒉请你在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以下任务:

⑴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的和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来。

答: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⑵成语浩如烟海,描写春天的成语宛如花苑,从你的记忆宝库寻觅四个关于春天的成语,与大家分享。

答: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⑶你还会背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谈这个节气的含义,并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一节气一句谚语。

答:①节气:立春。含义:春季的开始    谚语: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32011年云南省曲靖市)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食品安全我留心】

1)请你给某班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01168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发改委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答:食品安全为今年改革重点。

 

 

 

 

 

 

 

 

 

 

 

 

 

 

 

 

 

【同学健康我关注】

2)同学们在学校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李萍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她?

答:李萍同学,你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确保食品的安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说话要有针对性,语言连贯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学校管理我参与】

3)同学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食堂卫生差、食品摆放混乱、蔬菜不新鲜等问题。请你就存在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示例:(1)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卫生检查制度;(2)加大食品采买监管力度,杜绝过期食品进校园;(3)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当天食品必须“留样”。(言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