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散文的特点
(2010-07-30 09:35:39)
标签:
散文真情实感艺术境界淡色孙犁杂谈 |
分类: 文学创作 |
巴金和孙犁被誉为“当代散文星空中的双星”,文学界更有“南有巴金,北有孙犁”之说。由此可见孙犁在当代散文创作中所占有的突出地位。
要求有真情实感,反对虚伪矫饰,是孙犁散文创作的总的美学追求。
孙犁散文的第一个特点是讲究“实”和“信”。孙犁主张,散文“要有真情,要写真相”。“实”,就是实有其事,实实在在;“信”就是文章要取信于今人,取信于后世。孙犁认为,写散文“最好用历史的手法来写。真真假假,真假掺半,都是不好的”,他特别强调,要尽可能写出此时此地的真情实感:所谓感情真实,就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身份、处境、思想、心情,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
孙犁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所见者大,取材者微。常常通过一些所谓细枝末节的小事、琐事,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和他的精神风貌;题材细小而内容博大,文字平易而思想深邃,是属于一种高境界、大手笔的散文。
孙犁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直面人生,直言是非。对于现实或与当代文坛上的种种消极、丑恶现象,诸如嫉贤妒能,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追名逐利,格调低下,官浮于文,赶浪头,等等通加鞭挞,不留情面。摒除了一切私心杂念,只对历史负责,对神圣的文学事业负责,对自己的艺术良心负责。同巴金一样,把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之后,具有了一种真正的大勇。
孙犁散文的第四个特点是“低音淡色”,朴实自然。孙犁说:“散文短小,当然也有所谓布局谋篇,但我以为,作者如确有深刻感触,不言不快,直抒胸臆即可,是不用过多的构思设想的。散文之作,一触即发。真情实感是构思不出来的。”孙犁善用细致的笔触,清淡的色彩,描绘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习见而易于忽略的心理和景象,有一种单纯的美,朴素的美,自然的美。孙犁在评价贾平凹的散文时说:“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注意含蓄,引人入胜,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这自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孙犁的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高超的艺术境界”的作品。
孙犁散文的第五个特点是短小精悍。有了真情实感,才能删除空洞、浮泛之词。孙犁阅历深广,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中选择出最有意义、最有表现力的部分,使文章做到简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