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哲学导师学习生活哲学(三)

标签:
生活哲学事业感悟 |
分类: 文摘杂碎 |
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
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
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本人感悟:
常常有这样的员工,哪天工作中受了点所谓委屈或生活中有了点小意外就向管理者提出辞职,这时如果能理智强于情感,则会改变主意;如果理智和情感都弱,你再循循善诱也无济于事。所以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苦口婆心以诚相待仍不能改变你手下员工的决定,也不要太多遗憾,因为情感和理智都表现为弱的人,他的才能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当然情感和理智两者都强这也很难,但要努力争取,因为说不定你就是个大天才!
观点之三: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潜能有太多未被发现和运用。由于环境的逼迫、利益的驱使或自身的懒惰,人们往往过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条窄缝当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让潜能中极小一部分从那里释放,绝大部分遭到了弃置。人们是怎样轻慢地亏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
不论电脑怎样升级,我只是用它来写作,它的许多功能均未被开发。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本人感悟:
我想起我以前在大学教心理学时常讲的一个故事:一位叫彼得的亿万富商,小学四年级时常遭级任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因为调皮不听话,没有读完小学,在26岁前仍是大字不识几个。28那年彼得去做了推销员,认识了一位客户,这位客户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启发。现在,他已买下了当初他常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版了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心理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一生只发挥了自己潜能的10%。当然,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断肯定自己,使自己的能量提高几倍却是完全可能的。
观点之四:
骄傲与谦卑未必是反义词。
有高贵的骄傲,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不卑不亢,也有高贵的谦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傲视他人,它们是相通的。
同样,有低贱的骄傲,便是凭借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趾高气扬,也有低贱的谦卑,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奴颜婢膝,它们也是相通的。
真正的对立存在于高贵与低贱之间。
本人感悟:
我们有了很强的能力不是为了欺负他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我们拥有较高的地位不是为了看低他人,而是为了提升自己;我们事业上取得成功不是为了轻蔑他人,而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卑不亢,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它需要大智慧大境界。
-
还有兴趣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