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报道得知,目前灾区心理疏导存在一定误区,尤其是非专业人员更是如此,例如这则报道:“你是个男孩子,应该坚强些。”在绵阳九州体育馆,一位母亲对自己五岁的孩子说。母亲说的话被巡查的心理辅导师听到了。这句话在心理专业人士看来,会对灾难的幸存者带来更深的伤害。类似这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忌语还包括:“你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你会走出来的。”,当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可能我们以为这是对幸存者的帮助,而实际上带来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譬如,‘你能活下已经很幸运了”,这句话看上去是一句善意的安慰,而实际上是我们站在主观的角度来说的,并不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你想一个人活下来,可能没有了房子、没有了亲人、没有了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他无助的活着,他怎么还能算是幸运的呢?”;“再比如,‘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这句话是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的,甚至许多媒体都提到的,但是这句话背后是孤独,是对苦难的暗示,继续未来的生活那将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
所以我在团体咨询(观影疗法)方案中的引导和启示中强调:人生之大不幸我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用坚持和乐观来积极面对,传递爱可以来弥补失去的爱,团结一致是爱最大的力量,开放心灵是寻找爱的有效途径……如果把它变成话语就可以是这样的:“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我感到很难过,对于你的朋友和同事(同学)所经历的痛苦,我也感到很难过,希望我们一起来渡过这难熬的时间。”,“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但它需要我们忍耐一下,坚持一下!”,“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看看能否帮帮我的朋友(同学)。”(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小学生被救出来后,他要求他妈妈陪他去医院看其他比他更惨的同学),“还有很多人关心我们,需要帮助的话,我可以找他们。”“想哭就哭出来吧,这是我们面对这不幸的现实最真实的表达方式,没什么丢脸的。”
以上观点,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我是纸上谈兵,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我的母亲在与癌症斗争二年后离我而去还不到一年时间,这一年我经历过类似的痛苦和挣扎,这一年我也努力用行动在解救自己和影响身边的人,这一年我渐渐明白要靠什么才是纪念逝去亲人最好的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