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一座城市,人们总是首先关注那些著名景点,比如北京的故宫、长城,上海的外滩、城隍庙,南京的中山陵、玄武湖,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但是近年来,人们旅游的时候,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城市那些承载了沧桑岁月的老城街道。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石库门、田子坊,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都是人们寻古怀旧、追寻历史,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不二选择。在处处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大厦的时代,也只有这些老城的街道,才能清晰地告诉我们身处何处,才能真正了解这座城市。
济南的老城区很小,只是东起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北路,北至大明湖路,南到黑虎泉西路的一片地区,比起西安、北京的古城来,不知小了多少,也就是比北京的故宫稍大一点的面积吧。随着济南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改造,现在更是只剩下大明湖路、县西巷、泉城路、趵突泉北路包含的这一片地区了。但是小小的济南城,同样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600多年。
也正是因为济南的老城区很小,才浓缩了这座古城的精华所在,使其更有了步入其中,追寻往昔岁月的价值。

游济南老城区,有几个入口,一般是南向北,从芙蓉街进。北向南,从大明湖正门对面的曲水亭街进。大明湖正门一带停车不便,所以我们选择了把车停在泉城路上,从芙蓉街进入济南老城。今天的泉城路,是济南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道宽阔,两边店铺一家接着一家。既有贵和购物中心这样著名的商业大厦,也有国际连锁超市沃尔玛。


泉城路上的行为艺术。


和街边的雕塑亲切对话。

芙蓉街南起泉城路,北至西花墙子街南口,长400多米,宽约6米。据说,芙蓉街曾经是济南府最繁华的街道,直到今天,依旧热闹非凡。也是,地处济南老城中心区,南依繁华的泉城路,黄金宝地,商机无限,要想寂寞都不容易。

今天的芙蓉街,以小吃为主,许多人来这里逛街就是来吃小吃,一饱口福。泉城路上逛街购物的人累了肚子饿了,也会到这里来填饱肚子,小坐一番。


街边都是老城的老房子,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美食在这里都能够寻找到它们的踪影,甚至来自异国他乡的小吃在这里也占了一席之地。






南京名吃鸭血粉丝在济南也大行其道。

无论你喜欢吃正宗的鲁菜,还是济南的风味小吃,在这里总能找到最爱。

看这家“会仙楼饭庄”,铭牌一大堆。齐鲁名菜爆炒腰花、九转大肠、葱烧海参在这里都能找到。

老北京爆肚。


一个“臭”字引来排队的人们。

芙蓉街因何得名?在济南当然离不开泉水。在芙蓉街的中部,就有一眼泉水,名曰“芙蓉泉”,芙蓉街也因此而得名。

芙蓉泉是个块石砌成的长方池,长10米,宽5米,深3米。与济南的其他名泉不同的是,芙蓉泉就在居民居住的院落旁边,是一座平民泉。正像以前对济南老城描绘的那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一带的泉水,很多都在民居的院落里边。

芙蓉街南口一带以餐饮小吃居多,往街深处走去,餐饮越来越少,倒是多了一些创意性的新新小店,好似北京的南锣鼓巷。



济南特色的老字号也不少。


定制手工皮具的商店。

芙蓉泉边,同治年间的百年老字号,玉谦旗袍。

这家“泉城兔子王”可是大名鼎鼎了。兔子王是曾流行于北京与济南两地,用于中秋供月所祭拜的偶像。北京人称
“兔儿爷”,济南人叫
“兔子王”。过去中秋节圆月时,两地家家要摆月饼、水果和兔子王。那时人们有购买兔子王馈赠亲友的习俗。传说古时候某年八月中秋,泉城济南怪病蔓延。在月宫中司职的捣药的玉兔闻知后,噙药饼下凡,将药放入城中群泉,百姓饮泉水后病愈。后来,人们感念玉兔,每逢八月十五月圆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点心做成药饼的样子,供奉一个泥塑的兔子神。日久年深,人们就把药饼叫成了月饼,把兔子神叫成了“兔子王”。




芙蓉街里面还有很多泉眼,只是这些泉眼太小不够知名。泉眼往往就在居民家中,就像水井一样,给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这是芙蓉街关帝庙里的一眼清泉。

这眼泉水在一家古玩店里。真是“家家泉水”啊。

芙蓉街深处,还是有很多原生态的居民住户。这里稍稍远离了新都市的喧嚣,更能体会到济南老城的风貌。

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巷,像极了北京的胡同。

灰色的砖墙,斑驳的木门,饱含沧桑,都在讲述着济南城的历史。


人也是历史。

老两口逗弄着小孙孙,共享天伦之乐,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芙蓉街就是在靠近泉城路街口一带人流比较多,往里面走,人流逐渐减少。

老街引来了很多旅游者,逛街散步的年轻人并不鲜见。也许,年轻一代也越来越把视线转离喧嚣的“时尚”,开始寻求历史的厚重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