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6
(2008-09-01 14:44:41)
标签:
动物群属种鬣狗剑齿象桑氏中国杂谈 |
分类: 考古史料 |
(三)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由于生物的演化具有进步性、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因此不同属种的动物的出现,有其先后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随着地层形成的早晚,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种类。即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在一定范围内,可有相同种类的化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化石的种类及其特征来划分地层的相对年
代。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划分第四纪地层时,不仅应注意那些分布广、演化快、数量多、易鉴定的标准化石,而且应特别注意动物群体的组合特
征,尤其是新老比例关系,即残余种和新生种的比例关系。
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演变,主要受环境气候演化,特别是冰期、间冰期多次更替的影响。更新世时,我国南北方气候开始有了较为显著的差异,由此而引起了南北动物的分异。因此,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种类型。现分述如下:
1 .北方类型哺乳动物群的演化
①早更新世动物群
早更新世动物群以河北阳原县泥河湾村附近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这一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如下:
长鼻三趾马 三门马 板齿犀 步氏大角鹿古中国野牛 直隶狼
中国貉 桑氏鬣狗 泥河湾剑齿虎 丁氏鼢鼠羚羊 麋鹿 骆驼
纳玛象
这一动物群的特征如下:
<1> 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三趾马、剑齿虎等。
<2> 出现了早更新世的主要代表性动物,如三门马、板齿犀、步氏大角鹿、桑氏鬣狗、直隶狼、中国貉等。
<3> 有一定数量的现生种,如骆驼、羚羊、麋鹿等。
<4> 绝种动物所占比例较高,达 93.55 %。
②中更新世动物群
中更新世动物群以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
肿骨鹿 中国鬣狗 裴氏转角羚羊 纳马象居氏大河狸 杨氏虎
三门马 梅氏犀 披毛犀 剑齿虎 熊猫德氏水牛 葛氏斑鹿
李氏野猪 洞熊 竹鼠 丁氏鼢鼠 羚羊野牛 貂 獾 驼鸟
豺 褐熊 变种狼
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
<1> 有少数第三纪古老属种或早更新世的代表种,如剑齿虎、三门马、梅氏犀、居氏大河狸等。
<2> 出现了中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肿骨鹿、中国鬣狗、杨氏虎、洞熊、李氏野猪、德氏水牛等。
<3> 有相当数量的现生属种,如豺、貂、獾、竹鼠、熊猫、羚羊等。
<4> 这个动物群的绝种比例为 63 %。
③晚更新世动物群
晚更新世动物群以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的萨拉乌苏河一带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
河套大角鹿 野马 野驴 赤鹿 普氏羚羊原始牛 野猪 骆驼
纳马象 最后鬣狗 转角羚羊 王氏水牛驼鸟 披毛犀
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
<1> 不见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和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
<2> 有一些更新世的广布种,如披毛犀、纳玛象等。
<3> 主要成员中多为现生种,如野驴、野马、赤鹿、骆驼、羚羊、驼鸟等。
<4> 这个动物群的绝种比例为 32 %。
④东北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
东北地区晚更新世主要是猛犸象 ─ 披毛犀动物群,这一动物群几乎遍及东北全区,仅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就发现化石地点 200 余处。其主要成员如下:
猛犸象 披毛犀 河套大角鹿 原始牛 最后鬣狗普氏野马 狼
麋鹿 麝 野牛 野猪
这一动物群同华北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相比,非常相象,主要区别在于萨拉乌苏动物群中没有猛犸象。两个动物群的绝种比例也很接近,故它们的时代也应大体相当,属晚更新世。由于猛犸象属冰期动物,所以这一动物群代表的气候属寒冷类型。
2 .南方型哺乳动物群
我国华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因多发现在石灰岩洞穴中,故常被叫做“洞窑动物群”,又因这一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中常见大熊猫和剑齿象,所以也叫“大熊猫 ─ 剑齿象动物群”。各时期动物化石的组合特征如下:
①早更新世动物群
以 1955 ─ 1957 年在广西柳城风山区新社冲楞寨山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
巨猿 猩猩 硕箭猪 果子狸 小种大熊猫桑氏鬣狗 貘(小型)
中国犀 云南马 柳城鼷鼠 猪 先东方剑齿象爪蹄兽 嵌齿象
豺 豪猪 豹
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
<1> 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嵌齿象等。
<2> 出现了早更新世的新属种,如先东方剑齿象、小种大熊猫、桑氏鬣狗、小型貘、云南马等。
<3> 有一定数量的现生种,如豺、果子狸、豹、猪等。
<4> 绝种动物约占 80 %左右。
②中更新世动物群
以广西柳州笔架山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
巨猿(体型较大) 猩猩 长臂猿 金丝猴弥猴 爪哇豺 剑齿虎
嵌齿象 桑氏鬣狗 中国鬣狗 巴氏大熊猫先东方剑齿象 中国犀
东方剑齿象 中国爪蹄兽 中国貘 巨貘云南马 笔架山猪 小猪
猪 水鹿 水牛 山羊
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
<1> 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嵌齿象、剑齿象等。
<2> 有一定数量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桑氏鬣狗、先东方剑齿象、云南马等。
<3> 出现了中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巴氏大熊猫、中国貘、中国犀等。
<4> 现生种的数量有所增加,有猪、水牛、鹿、山羊等。
<5> 绝种动物约占 70 %左右。
③晚更新世动物群
以 1958 年在广西柳江新兴农埸通天岩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代表,其主要成员如下:
猩猩 长臂猿 金丝猴 弥猴 中国虎 果子狸中国鬣狗 纳玛象
最后鬣狗 大熊猫(普通种) 东方剑齿象中国犀 苏门犀 巨貘
中国貘 马 水鹿 斑鹿 赤鹿 猪 水牛山羊
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
<1> 不见第三纪和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
<2> 有一定数量中更新世的典型属种,如中国鬣狗、中国犀、中国貘等。
<3> 出现了晚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普通种大熊猫、最后鬣狗、赤鹿等。
<4> 现生属种的数量明显增多,有猪、水牛、山羊、苏门犀、果子狸等。
<5> 绝种动物约占 44 %左右。
综上所述,同华北动物群相比,华南动物群有以下特点:
① 古老属种延续时间较长,如桑氏鬣狗延续到中更新世, 中国鬣狗延续到晚更新世。
② 现生种出现较早,如果子狸、猪、豪猪、豹豺等在更新世早期就已出现。
③ 动物群的变化不如华北明显。